【事件經過】
一名張姓游客一家四口隨團赴日旅游,被帶到免稅店購物。他花了91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5萬元)購買被宣傳成是藥品的保健品。事后在網絡上看到差評,想退貨卻受到導游極力阻撓。
據悉,張先生所買的納豆精、酵素等產品,包裝所載明的生產地址,并沒有工廠存在。
日本有很多專門為中國大陸游客定制的產品,應該都經過相關部門核準上市,但品質不一定最好。而同樣的產品,在免稅店和一般店家價差有可能達一倍以上。
報道引述日本放送協會(NHK)的節目指出,有些免稅店產品價格反而高,因為店家、旅行社和導游都要抽成,導游最多可拿到總價25%的回扣。
報道舉出一種健康食品為例,平均一粒為11日元,在這類免稅店里卻高達69日元,足足高出5倍多。
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中國駐日使館陸續接到多起游客在免稅店購物受騙的投訴電話。雖然中國駐日使館曾通過微信提醒旅客謹慎購買高價保健品,但投訴或求助電話不減反增。
【法律解讀】
最近有人招聘去免稅店購物的人員,大概要求是需要有回國的機票,然后最近無在免稅店購物的經歷,應招后讓你拿著機票去免稅店購買大量的化妝品,然后拿到貨后給他們他們再進行銷售。或者沒有機票的會讓你在網上先預定張機票,然后購買完之后取消。
看似很簡單,但是這種行為已經違法了。 免稅故名思議,是免除了一部分的國家稅收,免稅品的入關出關都有一套很嚴格的流程,與國家的利益息息相關,就好比一些國外的品牌,他們在進入免稅店出售之前是走的免稅通道,并沒有給國家繳稅,在國內出售屬於偷稅漏稅情況,這就是為什么必須在免稅店購買后去機場離境的時候才可以領取。
同在免稅店出售的韓國商品,雖然可以現場領走,但是這些商品其實也是沒有給國家繳稅的。 目前韓國員警正在調查,嚴重者有被遣返的危險!免稅品是禁止在國內銷售的,但是這種行徑恰恰鉆了他們的空子。 目前部分大學已經發出通知,請大家一定不要做這份工作!找工作必須保證合法!不要因為簡單輕松就觸犯了韓國的法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刑事責任有哪些
2020-11-09申請注冊商標的流程是什么
2021-03-13質押合同何時生效
2021-02-10船舶租賃合同怎么寫
2021-03-21限制婚后自由的婚姻協議有效嗎
2021-02-22傷殘鑒定費用是由誰支付
2020-11-19【拆遷賠償】拆遷賠償款如何辦理提存手續
2021-01-16輕微傷怎么起訴
2020-12-11房地產糾紛都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解決?
2021-01-20勞務工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18勞動仲裁委查檔案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1怎么申請復印勞動仲裁庭審記錄
2021-03-08女職工孕期能不能被辭退?
2020-11-10金享人生終身壽險(分紅型)的概念
2021-03-08保險公司是怎樣設立的
2020-12-06二手車買賣遭遇保險“真空地帶”
2021-01-2520天買230萬保險 一男子連續投保后神秘死亡
2021-03-16分紅率和儲蓄利率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9死亡保險中被保險人自殺會有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0-12-08保險受益權行使相關問題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