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201條規定,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根據《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
逃避繳納稅款的立案追訴標準:
1、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在五萬元以上并且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百分之十以上,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不補繳應納稅款、不繳納滯納金或者不接受行政處罰的;
2、納稅人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又逃避繳納稅款,數額在五萬元以上并且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百分之十以上的;
3、扣繳義務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
4、納稅人在公安機關立案后再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或者接受行政處罰的,不影響刑事責任的追究。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1)公安機關在偵查工作中,發現了納稅人逃避繳納稅款的行為已涉嫌犯罪,直接立案偵查的;
(2)納稅人逃避繳納稅款達到立案標準規定的數額、比例,在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處理、處罰決定后,納稅人逾期仍不補繳應納稅款、不繳納滯納金或者不接受行政處罰,稅務機關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后,納稅人才補繳稅款、繳納滯納金和罰款的;
(3)在稅務機關檢查過程中,納稅人拒不配合、拒不提供納稅資料,稅務機關通過其他途徑查實了納稅人的部分逃稅行為已涉嫌犯罪,但又無法對全案作出處理決定,稅務機關依法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的;
希望可以幫您解決相關的問題。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出租后被兩次轉租合法嗎
2021-02-26財產損害賠償包括范圍
2020-12-21銷售虛擬貨幣是否違法犯罪
2020-11-14支票保證與保付的區別
2021-03-19可以同時約定仲裁和訴訟嗎
2020-11-09當事人對合同可以約定附條件嗎
2020-12-15交通事故簽了責任書多久賠償
2020-11-23房屋債權糾紛查封無法過戶怎么辦
2021-01-22勞動合同變更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2哪些情形可以變更勞動合同,變更勞動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3-10合同變更競業限制還有效嗎
2021-01-16如何區分勞動關系勞務關系
2021-03-24員工不辭而別多久才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1-03-20勞動法規定試用期一般是幾個月
2021-01-30論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之規范
2021-02-05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多少
2021-03-17朋友借車惹糾紛保險費、修車費誰來負擔
2021-03-03影響產品類風險有哪些因素
2020-11-13出車禍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1-20保險合同免責條款告知義務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