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誹謗能否同時主張民事責任和刑事自訴
誹謗罪是屬于刑事自訴案件,受害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但法院一般不支持自訴人精神賠償的民事主張。
根據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一條第一款規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币约啊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第二條規定:“被害人因犯罪行為遭受的物質損失,是指被害人因犯罪行為已經遭受的實際損失和必然遭受的損失。該規定明確了附帶民事訴訟的請求范圍僅限于由于被告人犯罪行為而造成的“物質損失”。
所謂物質損失,是相對于精神損失而言的,是指因被害人的人身、財產遭受犯罪行為的侵害而產生的可以用金錢計算的損失。被害人因犯罪行為遭受的物質損失只能是直接損失,包括已經遭受的實際損失和必然遭受的損失。前者指已經實際發生的損失,如犯罪行為導致的財物喪失、損壞的損失,被害人人身受侵害發生的醫療費用、營養費用等,這種損失又稱為積極損失;后者指被害人將來必然遭受的物質利益的損失,如因傷殘減少的勞動收入、今后繼續醫療的費用等,這種損失又稱為消極損失。但不包括被害人今后通過努力可能取得的物質利益的損失。在犯罪過程中,因被害人自己的過錯造成的損失,則不應由被告人承擔。
且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第一條第二款“對于被害人因犯罪行為遭受精神損失而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以及2002年7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問題的批復》中規定的“對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精神損失提起的附帶民事訴訟,或者在該刑事案件審結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等規定均明確規定了對于被害人因犯罪行為遭受精神損失而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誹謗罪賠償要多少錢
1.侵害人的過錯程度。侵害人的過錯程度是指侵害人進行侵權時的心理狀態。一般可以分為故意和過失,在故意的侵權的精神損害賠償中對于受害人造成的傷害一般要比過失情況下大得多。同時考慮到侵權人的主觀惡性,一般故意違法行為所承擔的責任要比過失違法行為承擔的法律責任要重。行為人在故意侵害他人權利的時候一般會想方設法、絞盡腦汁、不擇手段,其主觀的惡性較大,因此承擔的責任要重一些。
2.侵害人的獲利情況。精神損害賠償是對受害人的一種精神撫慰以及精神損失的補償,同時也是對侵害人的一種懲罰,只有這樣才可以能夠達法的預防犯罪的目的。試想如果一個人以杜撰名人的隱私出版而賺錢,那么必然會侵害受害人的名譽和隱私,對于這樣的侵權行為如果僅僅是要求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而沒有針對其所獲得的巨大收入一情節判處巨額的賠償,那么賠償就失去了懲罰的意義,侵權方也得不到應有的懲罰,必然會有更多的人從事這樣的事情以取得暴利。
3.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精神損害賠償既是對受害人的一種精神撫慰和心理上補償也是對于侵權人的教育和懲罰,為了實現這樣的目的,在司法實踐中必須找到二者的平衡點掌握一個度,才可以實現。對于處于社會弱勢的群體在發生這種行為是應該以較弱的處罰就可以達到目的,而對于社會中的強勢群體則應該處以較重的處罰。原因很簡單,只有對于強勢群體處以較重的處罰才可以真正達到精神損害賠償的目的。
4.受害人精神受損害的程度和后果。侵權行為對于受害人造成的后果是精神損害賠償數額確定的一個重要的因素。當然這樣的后果并不是一定要造成受害人精神受損或者自殺才算,只要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可以了。當然,在司法實踐中,對精神損害的大小,同樣的侵權行為對于不同的人所造成的精神損失大小是不一樣的。比如對于一個名人的名譽權的侵犯要比對于普通人名譽權侵犯所造成不良影響范圍上和程度上都要大很多。因此,對于此可以給予較重的懲罰,這樣不僅盡可能的發揮其社會效用,同時可以要求人們以此為鑒,起到對于違法行為的預防作用。
5.侵權行為的方式、場合和范圍。以不同的手段在不同的場合以不同的行為方式造成的后果一也不同。一般認為,在公共場合傳播有損他人人格權的內容所造成的精神損害要比在私下場合傳播大得多。持續的毆打行為也要比言語上的侮辱傷害大得多。男保安對于女顧客的強行搜身行為造成的損害要比女性服務人員搜身造成的傷害程度深。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棚改,土地和房屋怎么補償合理
2020-12-13住賓館洗澡摔傷賓館有責任嗎
2021-02-10網絡造謠人身攻擊怎么處罰
2021-03-06侵權涉及非法建筑如何賠償
2021-02-02物業維修費能否計入物業管理費
2020-11-17代理交通事故律師業務范圍
2021-02-14女方婚前購買房產婚后男方出資裝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20老公有家庭暴力如何離婚
2021-02-09行政處罰作出后未送達生效嗎
2020-12-26精神病司法鑒定的程序
2020-11-28個人能做傷殘鑒定嗎
2020-11-112015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2020-12-11父親自己寫的子女分割財產有效嗎
2020-12-23學生補課導致猝死是誰的責任
2021-03-19無產權證房產轉讓可否公證
2021-03-04什么是人壽保險,投保壽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2客戶突發心臟病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
2020-12-28快速理賠定損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0-11-21違反保險法的行為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17違反保險法關于保險業務規則有哪些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