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刑事責任能力的判斷標準是什么
只有同時具備獨立財產、行為能力并能破產的單位,才具備刑事責任能力。
刑事責任能力是單位成立犯罪的資格,也是單位承受刑事懲罰的能力。根據現行《刑法》的規定,對單位犯罪只能判處罰金,據此,只有對那些能充分體會到罰金的激勵功能,并在罰金的激勵下積極主動加強內部管理的單位,認定單位犯罪并判處罰金才有意義,也只有這些單位才具備刑事責任能力。
有獨立財產的單位才能繳納罰金,有行為能力的單位才能積極加強內部控制,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單位,需要同時具備獨立財產和行為能力。此外,罰金的激勵功能是通過威懾實現的,罰金對單位最嚴厲的威懾,在于通過剝奪財產使其因資不抵債而破產,這樣一來對無法破產的單位,罰金的激勵功能就是不完整的。
《刑法》對刑事責任如何劃分
(一)完全刑事責任能力
凡年滿18周歲、精神和生理功能健全且智力與知識發展正常的人,都是完全刑事責任能力人。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時實施的《刑法》禁止的危害行為,其辨認和控制能力完全具備,因而《刑法》第18條第2款規定:“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完全刑事責任能力人實施了犯罪行為的,應當依法負全部的刑事責任,不能因其責任能力因素而不負刑事責任或者減輕刑事責任。
(二)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
簡稱完全無責任能力或無責任能力,指行為人沒有《刑法》意義上的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人包括兩類:一類是不滿14周歲的人;一類是行為時因精神病而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人。《刑法》第18條第1款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
(三)相對無刑事責任能力
也稱相對有刑事責任能力,指行為人僅限于對《刑法》所明文規定的某些嚴重犯罪具有刑事責任能力,而對未明確限定的其他危害行為無刑事責任能力的情況。我國《刑法》中相對無刑事責任能力人即為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這類人僅對《刑法》第17條第2款規定的8種犯罪具有刑事責任能力,而對除此之外的其他危害行為無刑事責任能力。
(四)減輕刑事責任能力
減輕刑事責任能力又稱限制刑事責任能力、限定刑事責任能力、部分刑事責任能力,其是完全刑事責任能力與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的中間狀態,指因年齡、精神狀況、生理功能缺陷等原因,而使行為人實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為時,雖然具有責任能力,但其辨認或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較完全責任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減弱或降低的情況。我國《刑法》明文規定的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的人有四種:(1)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2)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3)又聾又啞的人;(4)盲人。根據《刑法》的規定,對于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對于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對于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精神病人刑事責任能力怎么認定
對精神病人及其刑事責任能力必須經過法定程序鑒定確認。對精神病的醫學鑒定,必須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進行。鑒定人對被鑒定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何種精神疾病、其病情與實施危害行為時辨認、控制能力的關系及作案時有無刑事責任能力作出鑒定結論,并由法官最終確認被鑒定人有無刑事責任能力、應否承擔刑事責任。
由此可見,對精神病人及其刑事責任能力的法律確認包括兩個前后相連的程序:
一是對精神病人及其刑事責任能力進行鑒定;
二是對鑒定結論進行審查、判斷。
應該說,我國《刑事訴訟法》對前一程序規定得比較明確、具體,但在后一程序即如何對待鑒定結論的問題上,由于認識方面的原因,在司法實踐中存在這樣一個誤區,即只要是司法機關委托鑒定的,對鑒定結論就可以不經法庭質證直接確認。
因此,有的偵查、審查起訴機關在對犯罪嫌疑人進行鑒定得出其為精神疾病患者,不能辨認、控制自己行為后,就終結案件,不再移送起訴或移送審判。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單位刑事責任能力的判斷標準是什么”問題進行的解答,農單位只要具備獨立財產、行為能力并能破產的單位都具有刑事責任能力,觸犯《刑法》的要承擔相應的責任。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賠償多少錢
2021-01-23輕傷鑒定標準是如何的
2021-01-13如何審查鑒定書的真偽
2020-12-17不動產權證書和土地證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20離婚起訴書要提交幾份
2021-02-17老公不離婚自殘怎么辦
2021-01-04和親戚斷絕關系違法嗎
2021-01-25借錢不還,債務人跑路怎么辦
2021-03-22虛構事實的合同有效嗎
2021-03-10醫療服務合同的賠償責任是怎樣的
2020-12-12房屋中介居間不成功能求償嗎
2021-01-15勞動糾紛時企業法人可否變更
2021-02-06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0-12-12人身保險一般期限長嗎
2020-12-01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5人身保險中投保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1游客死于“高原反應”保險拒賠
2020-12-21家庭財產出險后被保險人需要做些什么
2020-11-12耕地占用稅的適用稅額由誰規定
2021-01-25土地流轉法規的內容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