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精神病”“被精神病”?認定
《規定》明確要求,檢察機關在辦理公安機關移送的強制醫療案件時,可以會見涉案精神病人,詢問辦案人員、鑒定人,聽取涉案精神病人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意見,向涉案精神病人的主治醫生、近親屬、鄰居、其他知情人員或基層組織等了解情況,向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等了解情況,就有關專門性技術問題委托具有法定資質的鑒定機構、鑒定人進行鑒定,開展相關調查。
針對普通程序轉適用強制醫療程序的案件,《規定》強調,對于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案件,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發現被告人可能符合強制醫療條件,決定依法適用強制醫療程序進行審理的,檢察院應當在庭審中發表意見。對法院作出的宣告被告人無罪或者不負刑事責任的判決、強制醫療決定,檢察院應當進行審查,對判決確有錯誤的,應當依法提出抗訴,對強制醫療決定或者未作出強制醫療的決定不當的,應當提出書面糾正意見。法院未適用強制醫療程序對案件進行審理,或未判決宣告被告人不負刑事責任,直接作出強制醫療決定的,檢察院應當提出書面糾正意見。
“假精神病”“被精神病”?糾正
《規定》要求檢察院在辦理公安機關移送的強制醫療案件時,發現公安機關對涉案精神病人進行鑒定的程序存在鑒定機構不具備法定資質,或者精神病鑒定超出鑒定機構業務范圍、技術條件;鑒定人不具備法定資質,精神病鑒定超出鑒定人業務范圍,或者違反回避規定;鑒定程序違反法律、有關規定,鑒定的過程和方法違反相關專業的規范要求;鑒定文書不符合法定形式要件;鑒定意見沒有依法及時告知相關人員;鑒定人故意作虛假鑒定等六種具體情形的,應當依法提出糾正意見。
《規定》明確了強制醫療審理活動監督的內容,規定檢察院對法院強制醫療案件審理活動實行監督,主要發現和糾正對未通知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的;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未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幫助的;未組成合議庭或合議庭組成人員不合法的等十種違法情形。
最高人民檢察院2月26日發布的關于“假精神病”“被精神病”的新規,可以說正是為防止和糾正犯罪嫌疑人“假冒精神病人”逃脫法律制裁和普通人“被精神病”而錯誤強制醫療而制定的。該規定的發布讓強制醫療決定程序監督工作更規范。以上內容由律霸網整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賬單”的法律效力如何
2021-01-30工傷認定時間期限延長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06有關機構拖欠老人養老金怎么辦
2020-11-20什么是醫療事故罪
2020-12-08買賣雙方的合同中明確約定支付定金,一方違約定金罰則如何適用
2021-03-12交警隊鑒定車輛需要多久
2021-01-26競業限制對配偶有限制嗎
2021-02-21抵押物可以與他人簽訂合同嗎
2021-03-18預付款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11現在購房是好時機嗎
2021-01-10勞動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25勞動者未提前30天通知離職合法嗎
2020-12-21國際鐵路聯運發生的貨損能直接起訴嗎
2021-01-19勞動仲裁什么情況才不立案
2021-03-11飛機因天氣原因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0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是如何的
2021-01-28同一外資保險公司可以同時兼營財產和人身業務嗎
2021-02-13保險公司管理規定是怎樣的
2020-11-22新保險法有沒有規定保險公司免責條款無效
2021-01-06保險中追溯期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