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駕無論是對自己和他人,都是一種極不負責任的行為,醉駕當事人的神志不清,無法判斷駕駛時的車況,極其容易發生交通事故。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如果當事人醉駕是會受到刑事處罰的。但有些醉駕當事人在被抓獲之后會在當天被放,那醉駕當天放了當事人是不是辦理了取保候審?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醉駕當天放了當事人是不是辦理了取保候審?
醉駕會構成危險駕駛罪,當事人會承擔刑事處罰,公安機關會對其采取強制措施,但如果當事人辦理了取保候審,是可以暫時不被關押,等候法庭審理的。
《關于辦理醉酒駕駛機動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對醉酒駕駛機動車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根據案件情況,可以拘留或者取保候審。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證人,也不交納保證金的,可以監視居住。對違反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規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情節嚴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由此可見,醉酒駕駛機動車的嫌疑人是可以取保候審的,但前提是必須要滿足法律規定的取保候審的條件,同時辦理相關的取保手續后才可以。
二、取保候審的條件
第六十五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
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由公安機關執行。
三、如何處罰醉駕當事人?
2011年02月26,經過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的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將飆車、醉駕列入犯罪行為。修正案第二十二條規定:
“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處拘役,并處罰金。
有前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醉駕當事人被抓獲之后,公安機關會對其采取拘留等強制性措施,但如果醉駕當事人符合取保候審的條件是可以辦理取保候審的,因此會在被抓獲之后被放出,但這并不代表當事人不需要受到處罰,在法院開庭審理之后,會對當事人作出如何處罰的裁決。
醉駕行政處罰標準2020
醉駕拘役可以緩刑嗎
2020年醉駕處罰新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號有限制嗎
2020-11-07中止探望權法定理由有哪些
2021-01-12假結婚和假離婚買房有哪些法律風險
2021-02-22名下無房無車怎么強制執行
2021-01-27交通事故應該怎么起訴
2020-12-2265歲老人房子還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0-12-22房屋租賃注意事項
2021-01-10主張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有時效嗎
2021-03-04十八年工齡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合同嗎
2020-11-14未登記的房產能繼承嗎
2020-12-16因工受傷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3-10離職后利用公司的商業機密合法嗎
2021-02-01什么是投資型保險
2021-01-01團體意外險期限是多久
2021-03-02團體意外傷害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9違反保險合同應承擔哪些責任
2021-01-07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分攤方式是什么
2021-01-26購買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大有學問
2021-01-20保險合同未約定自殘免責時,被保險人自殘應如何處理?
2020-12-01平準保險費 LevelPremium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