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否可以起訴一起喝酒的人?
可以起訴,但是前提是一起喝酒的人存在以下幾種情形:
故意灌酒或是惡意勸酒。故意對飲酒人進行灌酒或者是明知其不能喝酒或是喝酒后會引發不良反應而故意要求其喝酒。
在飲酒人醉酒后不履行勸阻義務,在明知飲酒人不能喝酒而不進行勸阻,或是酒后要從事不宜酒后從事的事情如開車、高空作業而不進行勸阻。
飲酒人出現危險的情況下而不履行救助、護送義務,這種情況只有在飲酒人因飲酒出現危險的情況需要他人照顧,其他共同飲酒人才需對其照顧,護送飲酒人到安全的地方。
行為人對因其先行為引起的危險有防止的義務。這種義務反映在共同飲酒事件中即是如果飲酒者已經失去或即將失去對自己行為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無法支配自己的行為時,同飲人負有一定的監護照顧義務。如果沒有盡到這樣的義務,即將其送至醫院或安全送回家中,或者不足以在合理的時間內讓其達到有人照顧的情況(比如家中無人),則若出現意外,同飲人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民事責任的承擔原則,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即無過錯即無責任。《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一款規定: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按照侵權法理論,侵權行為的構成有四要件:過錯、侵權行為、損害結果、因果關系。比如說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機動車酒駕就是過錯,撞到行人是侵權行為,行人被撞壞是損害結果,侵權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缺一不可。
而對于“過錯”,《侵權行為法》第六、七條有明確的規定,分別寫了過錯、過錯推定、無過錯歸責原則。前者適用一般侵權,后兩者適用特殊侵權,需要有法律明文規定行為人要承擔責任的情況下才有侵權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119條規定,公民由于過錯(故意或過失)侵害他人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害人的民事責任。侵害公民身體造成死亡的,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撫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
綜上所述,雖然說本來一起喝酒是平時我們生活中肯定會發生的事情卻可能因為同伴不理智的行為導致悲劇的發生,對此出現的侵權問題只要與共同飲酒之人有因果關系且客觀上的誘導因素就應該由其承擔部分的責任,而具體的責任分配可以在訴訟中解決。
裁定駁回起訴的情形有哪些
審查起訴階段取保候審申請書
檢察院起訴書能否給被告人家屬,有哪些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拘禁罪的一罪與數罪有哪些情況,存在數罪的情況嗎
2021-03-10流押條款和流質條款是什么
2021-02-12根本違約的具體做法有哪些
2020-11-24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侵權人應賠償哪些損失和費用
2021-01-22車禍精神損害賠償的索賠如何確定
2020-11-21交通肇事死亡事故禁駕多久
2020-12-08股票被保全后還能交易嗎
2020-12-06自愿中止探望權可以嗎
2021-02-16哪些情形禁止結婚,干涉結婚違法嗎
2020-11-19異地案可以移交本地嗎
2021-01-15做交通虛假鑒定的后果
2021-01-27車禍后賠償流程
2021-03-26農村信用社擔保合同擔保期是多久
2021-03-23參加商業活動中死亡,商家有責任嗎
2021-03-17學生在學校發生意外班主任有責任嗎
2020-11-18什么情況公司不能勸退員工
2021-03-22航空意外險可以買幾份
2020-12-01家庭財產保險險種
2021-03-14人身保險合同中的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1-27荊門市消委會點評保險合同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