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頂替他人酒駕如何進行處罰?
頂替他人酒駕的處罰是被頂替者按肇事逃逸定性處理;頂替者按妨礙公務行為看待。重特大事故情況下,被頂替者按肇事逃逸定性處理;頂替這按包庇罪、妨礙公務罪定性。如果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冒名頂替者構成包庇罪。即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作假證明予以包庇,以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為。我國《刑法》第三百一十條規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交通肇事后找人頂罪的行為有哪些?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行為人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從該解釋可以看出:首先,行為人要有交通肇事后逃跑的行為;其次,行為人交通肇事后逃跑的目的是為了逃避法律追究。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找人頂罪,在一般情況下,行為人在交通事故發生后當即離開現場。即使他在現場,也不會承認自己是肇事人,他肯定是找其他人來頂替自己的行為,由頂替人來承擔自己的責任。因此,仍應認定是一種逃跑行為。行為人找人頂罪的目的是為了自己逃避法律的追究,是毫無疑問的。因此,行為人找人頂罪的行為應認定交通肇事后逃逸。
(2)有的行為人在找人頂罪后,感到內疚向公安交警部門投案,并如實供述交通肇事犯罪事實的行為。有觀點認為,象這種情況就不能認定是為了逃避法律的追究,也就不能認定交通肇事后逃逸。事后自首這不影響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認定。就象有的盜竊犯,在竊得財物回家后感到不安又將所竊的財物主動退還失主,仍應認定其盜竊犯罪既遂一樣。"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法定量刑情節一旦形成,就不能回轉。事后,行為人感到內心不安,主動到有關部門講清問題,這是他原先在主觀上逃避法律追究轉變到主動接受處理的一個轉換,也只能認定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這是另一個法定的從輕量刑情節。因此,我們不能將后來的自首去否認他當時逃避法律追究的事實。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生活當中,確實也存在著很多違法犯罪行為找人冒名頂替的現象,尤其是在醉酒駕駛這一方面,如果確實存在這種情況的話,不僅僅是冒名頂替的者需要受到處罰,被頂替者依然是需要面臨著刑事處罰。
酒駕罰金不交上征信嗎
摩托醉酒駕駛肇事的刑事責任是什么
醉酒駕駛機動車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犯隱私權怎么處理
2020-12-04虛擬貨幣是什么
2021-03-15如何申請商標注冊
2020-12-07農民購買、使用直接用于農業生產的農資產品,是否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021-03-25往年老人贍養費能追索嗎
2020-11-28交通肇事責任認定多久出來
2020-11-25主合同無效補充合同有效嗎
2021-03-22調解委員會調解時間和次數有限制嗎,有什么作用
2021-02-01平安意外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17他人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免責條款仍舊生效
2020-11-19人生不同階段保險如何規定
2020-12-28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性質及生效條件是什么
2021-02-23保險公司的押金怎么退
2020-11-07修理廠內倒車撞人是道路交通事故還是人身傷害事故?
2020-12-03保險公司如何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0-11-30保險人解除合同的情形是什么
2021-01-11租的車出的單方事故保險不賠怎么辦
2020-11-23保險合同采取的形式包括什么
2021-03-15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效力是怎樣確定的
2021-01-16生死兩全保險都有哪些特點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