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清楚在發生交通肇事后,如果又具有逃逸行為的話,那此時肇事者需要承擔的責任往往是比較重的。不過在追究肇事者責任之外,需要先結合實際情況對逃逸行為進行認定才行。一般交通肇事逃逸的認定情形有哪些呢?請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交通肇事逃逸的認定情形有哪些
(一)明知發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
(二)交通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沒有事故責任,駕車駛離事故現場的;
(三)交通事故當事人有酒后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的;
(四)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未報案且無故離開醫院的;
(五)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給傷者或家屬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聯系方式后離開醫院的;
(六)交通事故當事人接受調查期間逃匿的;
(七)交通事故當事人離開現場且不承認曾發生交通事故,但有證據證明應知道發生交通事故的;
(八)經協商未能達成一致或未經協商給付賠償費用明顯不足,交通事故當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實信息,有證據證明其強行離開現場的。
二、什么情況不構成肇事逃逸
除了哪些情況可以被認定為肇事逃逸外,交管部門還對哪些行為不構成肇事逃逸做出了規定:
(一)交通事故當事人對事故事實無爭議,撤離現場自行協商解決,達成協議,并留下真實姓名、聯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報案的;
(二)交通事故當事人為及時搶救事故傷者,標明車輛和傷者位置后駕車駛離現場并及時報案的;
(三)交通事故當事人將傷者送醫院后,確因籌措傷者醫療費用需暫時離開醫院,經傷者或傷者家屬同意,留下本人真實信息,并在商定時間內返回的;
(四)交通事故當事人因受傷需到醫院救治等原因離開現場,未能及時報案的;
(五)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駛離現場,有證據證明其不知道或不能發現事故發生的;
(六)有證據證明交通事故當事人因可能受到人身傷害而被迫離開交通事故現場并及時報案的。
其實是為了更好的追究肇事者的責任,而此時要是交通肇事行為觸犯了交通肇事罪的話,對肇事者的處罰自然就是比較重的。因為同時還存在逃逸行為,這種情況下《刑法》中規定的起刑點就為3年有期徒刑,最高可以對肇事者處15年有期徒刑。
酒后駕車如何處理,酒后肇事逃逸怎么處罰
酒后駕車撞死人逃逸怎么處罰
交通肇事逃逸交強險理賠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終止孕婦合同怎么賠償
2021-02-15房屋租賃合同不得超過幾年
2021-02-02擔保法保證期間的規定
2020-12-08無期徒刑可以緩刑嗎
2020-12-22剝奪政治權利如何規定的
2021-02-15重慶公交車墜江涉及哪些罪名
2021-03-14開發商與業主簽的購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0無償償幫工受傷的責任誰承擔
2020-12-11夫妻唯一住房可否拍賣
2021-01-18用人單位未及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損害賠償及計算
2021-01-21去境外務工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09金享人生終身壽險(分紅型)的概念
2021-03-08人壽保險的被保險人包括哪些人,理賠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11-17意外險的計算公式
2021-03-19陸上運輸貨物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及保險代位求償權的案例分析
2021-01-17肇事逃逸能走保險嗎
2021-03-16什么是投保人和被保險人欺詐
2020-12-05究竟哪些險種可將地震劃為承保責任范圍內
2021-01-20保險欺詐全方位解析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