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發生以后很多人因為慌亂或者故意的選擇交通肇事逃逸,這樣就構成了犯罪。那么犯了交通肇事應該如何處罰呢?下面大家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交通肇事逃逸如何懲處的相關內容吧。
一、交通肇事逃逸如何認定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是一個主客觀相一致的行為,即行為人除了必須具有逃逸的客觀外在行為方式,同時還必須具有逃逸的故意,明知發生交通事故,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逸,表明逃逸行為的心態只能是故意,如果僅僅具備離開現場的外部特征,而不存在逃逸的主觀故意,則不能認定為此處的“逃逸”。所以認定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為必須從主觀、客觀兩個方面把握。
首先,認定逃逸存在一個前提條件,即行為人對肇事事故應是明知的。如果行為人對肇事事故不明知,而駕車繼續行使,主觀上沒有惡性。在這種情況下,行為人只是在進行正常的駕駛行為。所謂的“逃逸”時不能成立的,如果對于這種駛離現場的行為以逃逸論處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是典型的客觀歸責,無論從刑事立法基本原則還是從司法公正角度出發都是不適宜的。當然,這里的“明知”并非要求肇事者對于其中所有的細節都有著具體的明知,只要堅持主客觀統一的原則,對于肇事存在蓋然性、可能性的明知,就符合要求。
其次,逃避搶救義務以及其后逃避責任追究。一般情況下,逃逸者不履行搶救義務和逃避責任的動機是重合的,但在特定情況下,也可能存在著并不逃避搶救義務但盡可能地逃避肇事責任追究或者不履行搶救義務但并不逃避責任追究這種單一動機的情況,前者如甲駕車將被害人撞成重傷后,將被害人盡快送到醫院,但之后一走了之的情形。只要具備逃避搶救義務和逃避責任追究這兩個動機中的任何一個,都應認為具備了逃逸。
二、交通肇事逃逸該怎么處罰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機動車駕駛員在發生交通事故的同時,擅自逃離事故現場,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責任無法確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脫責任的行為。隨著交通運輸業的迅速發展,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也呈上升趨勢,嚴重擾亂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根據法律規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要嚴懲。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交通肇事逃逸具體該怎么處罰?
責任認定重。按《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當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全部責任。”在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機可能無責任或只有部分責任,但如果逃逸,導致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司機就要負交通事故的全部責任。
如果大家在生活中遇到了交通事故要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如果逃跑的話就會算作逃逸這樣就會給自己造成更加嚴重的后果,如果大家在這方面還有其他的法律疑問,歡迎大家詳情咨詢我們律霸網站的專業律師們。
哪些行為構成交通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形和后果有哪些
交通肇事逃逸罪怎么理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鬧者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12-29土地抵押貸款流程是什么
2021-03-04國有獨資企業不設董事會可以嗎
2021-02-05交通事故發生后多久認定責任
2020-11-29變更小孩監護人必須滿足的條件
2021-01-05離婚生父不同意可以改姓嗎
2021-01-03孩子探望權的終止方式有哪些
2020-12-08交通事故法院一審判決后對方不服上訴多久能判決
2021-02-25私人借款抵押物怎樣處理
2021-02-12法院解凍銀行賬戶需要多長時間
2021-01-07婚后男方出軌如何離婚
2020-12-20停車位租賃合同
2020-12-05入職材料補齊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用人單位調崗降薪合法嗎,怎么樣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020-12-29擅自離職該怎么做
2021-01-20保險合同的效力會出現哪些情形
2021-03-13保險受益權之定性分析
2020-12-16"死"保單幫您"活"理財
2021-01-14土地承包未到期,可以被收回嗎
2020-12-10林地承包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