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交通事故并不可能會造成受害者死亡或者有更嚴重的傷害,反而是因為交通事故出現以后肇事者逃逸而導致更加嚴重的情況,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受到的處罰更重,但要是逃逸人又有自首情節的話,此時有要如何處理呢?下面大家就跟律霸的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駕駛機動車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會產一諸多不利后果。交通事故逃逸后自首的可以減輕刑罰的一個條件。交通事故逃逸的處罰如下:
首先,是民事賠償責任方面。通常情況下,交警會根據事故各方的過錯來認定各方當事人應承擔的責任比例。而在肇事逃逸的情況下,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的規定,逃逸的當事人應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除非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逃逸方的責任。也就是首先推定逃逸方負全責,有相反證據的情況下才能減輕部分責任。顯然,逃逸會加大肇事者的民事賠償責任。
其次,是行政處罰方面。在發生交通事故的時候,如果當事人沒有違章,則不會受到行政處罰。如果一方逃逸,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逃逸者會被處以200元—2000元的罰款,并可能被處以15日以下拘留,更為嚴重的是,逃逸者會被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最后,是刑事責任方面。首先是起刑點不同。一般交通肇事罪的起刑點是死亡一人或重傷三人以上且負主要或全部責任;而肇事后逃逸的,起刑點則為重傷一人以上且負主要或全部責任。其次,是刑罰不同。一般交通肇事的刑罰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肇事后逃逸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綜上,逃逸會大大加重肇事者在民事賠償、行政責任、刑事處罰三個方面的責任,違法的成本很高。從理性的角度來說,司機朋友萬一發生交通事故,千萬不要選擇逃逸,因為它的后果可能會非常嚴重,甚至是牢獄之災。
如果交通肇事逃逸人有自首情節的話,那么可以對其減輕處罰,當然前提是對其行為人的為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要是你對此還有不明白的地方,或者還想了解更多交通肇事方面的內容,可以上律霸網站的相關欄目進行深入了解。
構成肇事逃逸的條件有哪些
肇事逃逸交強險賠嗎
交通肇事逃逸后事故責任怎樣劃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轉業軍人需要更換結婚證嗎
2021-01-06公司不分利潤股東能退股嗎
2020-12-15商標許可人權利和義務分別是什么
2020-11-30強制執行依然不賠償違約金怎么辦
2021-03-18合同詐騙與合同糾紛有沒有區別
2021-02-09勞動者不承認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0-11-10停薪留職員工還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9已懷孕的女職工,自行離開有毒工作崗位被解聘,怎么辦?
2020-11-11交通事故造成車輛損壞的,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予理賠
2021-01-09被車撞了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2-08保險受益權的喪失與保險人的免責
2021-01-04土地轉讓不經過集體可以嗎
2021-02-20土地轉讓協議標準格式是什么
2021-01-01拆遷房房產證如何改名字
2020-11-25拆遷安置房交易有限制嗎
2020-12-07企業拆遷方面的法律規定究竟有哪些
2021-01-02對拆遷評估有異議的處理方法
2021-01-28廣州舊城改造涉及60萬人 資金超千億
2021-02-04偽造假離婚證共謀騙取拆遷款怎么定性
2020-12-01北京拆遷補償辦法是怎樣的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