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證會是適用于我國的行政處罰程序的,并且只要工作人員作出的行政處罰只要當事人是有權利提出聽證的,當時做出這種決定的時候就會一并的告訴當事人可以要求開聽證會表達自己的一些意見。比如說某些行政機關對公司作出了罰款50元的這種決定,那么,行政處罰50萬聽證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一、行政處罰50萬聽證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根據《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郵政部門在作出下列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
(1)責令停產停業;
(2)吊銷許可證,如撤銷信封生產監制證書,吊銷集郵業務經營許可證;
(3)較大數額的罰款。信息產業部發布的《通信行政處罰程序規定》明確:對公民罰款在1萬元以上,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罰款在10萬元以上,為數額較大的罰款;同時也可以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常委會或者人民政府規定的標準執行。
二、聽證程序的主要步驟
(1)在行政機關告知可要求聽證權利后,受處罰的當事人如要求聽證的,應當在行政機關告知可要求聽證權利后的三天內向該行政機關提出。受處罰的當事人提出要求聽證的方式,可以是書面形式,也可以是口頭形式。對受處罰人以口頭形式提出的聽證要求,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應當記錄在案,以確認受處罰的當事人行使了要求聽證的權利的事實。
(2)行政機關在收到受處罰的當事人的聽證要求后,應當著手準備有關舉行聽證的事項。如行政機關已經確定舉行聽證,則應當在聽證的七天前,將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通知受處罰的當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和有關人員,如受害人。為保證聽證的有效性,聽證通知應當以書面形式到達受處罰的當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和有關人員。
(3)除涉及國家機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外,聽證應當公開舉行。公民可以參加旁聽。新聞記者可以采訪。
(4)聽證應當由行政機關指定的非本案的調查人員主持。這種調查與審查人員的分離,有助于確認調查結果的公正性、全面性。受處的當事人認為主持聽證的人員與本案有直接的利害關系的,有權向該行政機關申請其回避。
(5)受處罰的當事人可以自已參加聽證,也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參加聽證。
綜上所述,行政處罰50萬聽證這符合我國行政處罰法當中的聽證適用范圍的。其中規定對公民個人的罰款1萬,公司的罰款達到了10萬元以上的話都是有權利要求聽證會的。但是罰款50萬元,如果說被罰款的機構并沒有提出相關的異議,聽證會也并不是必須要進行的一個程序。
法律規定的行政處罰種類有哪些?
哪些行政處罰應當舉行聽證程序?
行政處罰中沒收非法財物可以折抵罰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份私募發行的對象有哪些
2021-02-22涉外家事案件有哪些代理技巧
2021-01-15提供法律援助法院有義務嗎?
2021-02-26公司法 注冊資金 抽資
2021-03-03一般累犯會加重幾個月
2021-03-17遲延交房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0-12-04集資房和公租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27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的區別
2020-12-27壽險詐騙的類型包括哪些
2021-03-22他人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免責條款仍舊生效
2020-11-19保險合同訂立有關問題
2021-01-13如何處理保險理賠爭議
2021-01-15賠對方7320元 保險公司僅付2139元
2020-11-09車撞犬引發的保險理賠問題
2021-01-05未避讓斑馬線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28離婚給孩子交的保險能分割嗎
2021-03-25跳單條款是否一定獲得理賠
2021-03-13欺騙誘導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1-01-18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五條
2021-01-21公益拆遷和商業拆遷補償到底有什么不一樣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