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肇事逃逸無人員傷亡怎么處理
交通肇事沒有造成人員傷亡的,一般不會構成犯罪,逃逸者要承擔全部的責任,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逃逸者要接受治安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九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一)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暫扣期間駕駛機動車的;
(二)將機動車交由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暫扣的人駕駛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
(四)機動車行駛超過規定時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強迫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機動車安全駕駛要求駕駛機動車,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構成犯罪的;
(六)違反交通管制的規定強行通行,不聽勸阻的;
(七)故意損毀、移動、涂改交通設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構成犯罪的;
(八)非法攔截、扣留機動車輛,不聽勸阻,造成交通嚴重阻塞或者較大財產損失的。
行為人有前款第二項、第四項情形之一的,可以并處吊銷機動車駕駛證;有第一項、第三項、第五項至第八項情形之一的,可以并處十五日以下拘留。
二、交通肇事逃逸主觀方面的原因
1、法制觀念淡薄
法制觀念淡薄是指道路交通主體對于道路交通相關法律法規內容的不了解、不清楚,發生交通肇事行為后,不知所措。這里不僅包括駕駛員而且還包括車 輛的售票員、車輛的所有者以及車輛的隨行人員。這是導致交通肇事逃逸行為發生最重要的主觀原因。發生交通事故后,大部分逃逸者并不知道逃逸行為會加重自己 的肇事量刑情節,甚至有的駕駛員認為逃逸行為只是道德行為,與違不違法無關。而同車人慫恿與縱容其逃逸的主要原因也是由于對相關法律規范的不了解、不清 楚。在這樣一個法律觀念淡薄的氛圍中,如何能夠起到法律法規應有的震懾作用!
2、職業道德水準低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條規定:“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員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 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這不僅是法律規定的應盡義務,也是為人的起碼標準,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很多人無視法律規定的應盡義務,發生交通事故以后,不是積極主 動地搶救受害者,保護現場,報告交通警察,把事故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而是千方百計地為自己考慮,故意駕車逃離現場,甚至為了逃脫罪責,采取破壞現 場,將受害人移離現場故意殺害。這不僅是嚴重的違法行為,也是一種極不道德的行為。
3、逃逸心理錯綜復雜
發生交通肇事特別是嚴重交通事故后,肇事責任者往往存在以下幾種心態,促成了肇事逃逸的發生。
一是畏懼心理。怕承擔嚴重民事賠償責任,怕受刑事 處罰,怕影響自己的前途和家庭等。
二是僥幸心理。出事后見傷者昏迷,失去知覺,除死傷者外再無他人,死無對證,硬著頭皮駕車逃逸。
三是矛盾心理。事故發生 后,傷者昏迷不醒,如不及時搶救有生命危險,自己將傷者運送醫院后,謊稱自己不是肇事者,借機脫身而去,這種人內心尚有同情傷者,不愿造成更加嚴重后果的 一面,又有不愿負責賠償的一面,處于矛盾心態。
在近幾年中,社會中的車輛也是越來越多,因為駕駛員的不當操作所導致的交通事故也是比比皆是,所以在這里提醒各位駕駛員,一定遵紀守法,并且當出現了交通事故后,也要在第一時間內通知交警部門,同時也要及時的將傷者送至到醫院進行救治,從而減少對雙方的傷害。
哪些情況構成交通肇事逃逸,哪些情況又不構成?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判
酒后駕車如何處理,酒后肇事逃逸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字號申請認定程序法律規定
2020-11-16產品侵權商標人有責任嗎
2020-11-08股權能保全和執行嗎
2020-11-08交通肇事可以假釋嗎
2021-01-31朋友圈海外代購假包怎么舉報
2021-03-06婚內財產歸屬協議書
2021-01-13夫妻離婚后爺爺是否有權探望孫子
2020-12-24已婚男所立將財產贈與同居女友的遺囑是否有效
2020-12-25孫子能替奶奶打贍養費官司嗎
2020-11-25撫養權拒絕執行怎么處理
2020-11-26商場摔傷當時未舉報的隱患有哪些
2020-12-01“國五條”解讀
2021-01-16北京樓市調控細則15條正式出臺(全文)
2020-12-23哺乳期終止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15單位辭退多久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4辭職是否必須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后應該如何辦理轉移手續
2020-12-242013年最新工資改革調整方案
2021-03-21企業不執行勞動調解協議怎么辦
2021-03-21人身意外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