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處理后可以考駕照嗎?
肇事逃逸后就終生不能再考取駕駛證了。
(一)行政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的相關規定: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構成犯罪,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對其處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的行政處罰。并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駕駛證核發地車輛管理所將對其終生不得重新獲取機動車駕駛證的決定記入全國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統備案。
(二)刑事處罰:
1、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謂“交通肇事后逃逸”,《解釋》第3條規定,是指行為人具有本解釋第2條第1款規定和第2款第(1)至(5)項規定的情形之一,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
這里要注意對“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認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條件是“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定,不應僅理解為“逃離事故現場”,對于肇事后未逃離(或未能逃離)事故現場,而是在將傷者送至醫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時候逃跑的,也應視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所謂“其他特別惡劣情節”,《解釋》第4條規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
(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傷五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2)死亡六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六十萬元以上的。
2、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據《解釋》,“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但刑法理論上對“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形成了諸多不同的觀點。本書認為,“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心理態度應限于過失,因為交通肇事罪是一種過失犯罪,為保持犯罪構成的純潔性,其加重構成的心理態度也應是過失。故《解釋》規定: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232條、第234條第2款的規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所以不管從哪一方面來說肇事逃逸都是非常沖動的一種做法,自己當時可能是出于恐慌,害怕承擔責任等各種僥幸心理選擇逃逸了,但現在確認逃逸司機的具體身份信息其實也就只是時間早晚而已。所以,理智的做法其實可以在事后主動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這樣的話還有可以挽回的余地的。
哪些情況構成交通肇事逃逸,哪些情況又不構成?
輕微肇事逃逸拘留多久,輕微肇事逃逸怎么處罰
怎樣進行交通肇事逃逸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簽訂合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5土地征收后超過兩年未使用的如何處理
2021-01-26同業競爭限制協議是怎樣的
2021-02-24保護性約束是否屬于強制措施
2021-01-04老人沒駕照上路怎么處理
2021-02-28交通事故鑒定費是不是保險公司出的
2021-01-23兒童車禍賠償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2未簽合同受傷如何賠償
2021-01-23農村土地征地程序是什么
2020-11-12能要回給妻子的彩禮嗎?
2020-11-26離婚訴訟中,以夫妻一方為被保險人的人壽保險應如何分割
2021-01-21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如何計算賠償
2021-03-02合同上寫工作兩年后交保險合法嗎
2021-01-17汽車“全保”不全保 新車涉水得不到賠償
2021-01-28財產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1-02-24出門旅游因為暴雨致人受傷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5《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有關條文的細則釋義
2021-03-01河南新鄉律師 告知義務的范圍的一保險合同糾紛的代理詞
2020-11-11承包合同糾紛算什么類型的案件
2020-11-22土地轉讓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