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行為造成損害結果行為人可不負刑事責任
以下幾種情況造成損害結果的,不認為是犯罪,行為人不負刑事責任:
(1)意外事件。即行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的,不認為是犯罪,對行為人不應追究刑事責任。
(2)正當防為。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行為人不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的條件是:①必須有危害社會的不法侵害行為的發生;②不法侵害行為必須是正在進行的;③防衛行為必須是為了使合法權益免受不法侵害而實施的;④防衛行為必須對不法侵害者本人實施;⑤防衛行為不能超過必要限度。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為了有效地遏制嚴重的暴力刑事犯罪,發揚見義勇為的精神,新修訂的《刑法》規定:“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3)緊急避險。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權利免受正發生的危險,不得已而采取的損害另一較小合法利益的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緊急避險的條件是:①必須是合法利益受到危險威脅;②危險必須是正在發生的;③避險行為必須是為使合法利益免遭損害而實施的;④避險行為必須是在不得巳的情況下實施的;⑤避險行為不能超過必要限度。緊急避險跑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相關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十條 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刑法》第二十一條第一款規定,緊急避險是指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采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除了上述客觀違反阻卻事由可以減輕或是免去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在主觀上犯罪嫌疑人被脅從等也可以時刑事責任被免除。因此建議當事人在實際案件中,及時咨詢專業律師,對案件事實進行梳理,保護自己的權益。律霸網還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訴訟前財產保全的前提有什么
2021-03-21大學生校園貸事件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5定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2-16離婚女方要孩子需滿足什么條件
2021-02-21什么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27合同及附件約定不同法院管轄怎么處理
2021-02-21結婚證在哪邊領比較好
2021-03-12房屋做析產需要哪些資料
2021-03-25勞動仲裁輸了怎么賠償
2021-01-04競業限制承諾書有效嗎
2021-02-26頂替別人上班能否確認勞動關系
2021-03-17實習期間受傷,用人單位是否應賠償
2020-12-23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1深圳一女子墜橋身亡,能獲人身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14被保險人與第三人已履行調解協議,保險公司是否免責
2020-12-05被保險人未履行風險增加的通知義務怎么處理
2021-02-02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0-12-08保險公司懷疑騙保不理賠怎么辦
2020-12-10保險代理人的含義是什么
2020-11-10出讓土地合同變更受讓人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