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行為造成損害結果行為人可不負刑事責任
以下幾種情況造成損害結果的,不認為是犯罪,行為人不負刑事責任:
(1)意外事件。即行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的,不認為是犯罪,對行為人不應追究刑事責任。
(2)正當防為。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行為人不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的條件是:①必須有危害社會的不法侵害行為的發生;②不法侵害行為必須是正在進行的;③防衛行為必須是為了使合法權益免受不法侵害而實施的;④防衛行為必須對不法侵害者本人實施;⑤防衛行為不能超過必要限度。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為了有效地遏制嚴重的暴力刑事犯罪,發揚見義勇為的精神,新修訂的《刑法》規定:“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3)緊急避險。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權利免受正發生的危險,不得已而采取的損害另一較小合法利益的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緊急避險的條件是:①必須是合法利益受到危險威脅;②危險必須是正在發生的;③避險行為必須是為使合法利益免遭損害而實施的;④避險行為必須是在不得巳的情況下實施的;⑤避險行為不能超過必要限度。緊急避險跑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相關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十條 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刑法》第二十一條第一款規定,緊急避險是指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采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除了上述客觀違反阻卻事由可以減輕或是免去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在主觀上犯罪嫌疑人被脅從等也可以時刑事責任被免除。因此建議當事人在實際案件中,及時咨詢專業律師,對案件事實進行梳理,保護自己的權益。律霸網還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代持協議的概念
2021-02-03同居算夫妻關系嗎
2021-02-07董事會會議生效條件是什么
2021-03-25交通事故工傷如何認定
2021-02-11特殊情況遺產如何分配
2021-02-17賣自己的銀行卡犯法嗎
2021-02-02住房公積金如何提取
2021-03-07女職工哺乳期可以出差嗎
2020-11-29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怎樣調解勞動爭議
2021-01-01經紀及管理合同是委托合同嗎
2021-03-05有關產品質量責任保險的爭議處理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42020春運返鄉險最高賠付10萬元
2020-12-23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2-12短期健康保險與長期健康保險的區別
2021-01-14保險合同違約的類型
2021-01-15無證駕駛撞死人無力賠償告保險公司可以嗎
2021-02-13不給臨時工買保險合法嗎
2021-03-19什么是保險費和保險費率?
2021-02-18保險收展員的主要職責
2021-02-07違建拆除通知書限幾天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