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處罰中聽證程序的是什么?
(1)在行政機關告知可要求聽證權利后,受處罰的當事人如要求聽證的,應當在行政機關告知可要求聽證權利后的三天內向該行政機關提出。受處罰的當事人提出要求聽證的方式,可以是書面形式,也可以是口頭形式。對受處罰人以口頭形式提出的聽證要求,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應當記錄在案,以確認受處罰的當事人行使了要求聽證的權利的事實。
(2)行政機關在收到受處罰的當事人的聽證要求后,應當著手準備有關舉行聽證的事項。如行政機關已經確定舉行聽證,則應當在聽證的七天前,將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通知受處罰的當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和有關人員,如受害人。為保證聽證的有效性,聽證通知應當以書面形式到達受處罰的當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和有關人員。
(3)除涉及國家機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外,聽證應當公開舉行。公民可以參加旁聽。新聞記者可以采訪。
(4)聽證應當由行政機關指定的非本案的調查人員主持。這種調查與審查人員的分離,有助于確認調查結果的公正性、全面性。受處的當事人認為主持聽證的人員與本案有直接的利害關系的,有權向該行政機關申請其回避。
(5)受處罰的當事人可以自已參加聽證,也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參加聽證。
二、聽證適用范圍
根據《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郵政部門在作出下列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
(1)責令停產停業;
(2)吊銷許可證,如撤銷信封生產監制證書,吊銷集郵業務經營許可證;
(3)較大數額的罰款。信息產業部發布的《通信行政處罰程序規定》明確:對公民罰款在1萬元以上,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罰款在10萬元以上,為數額較大的罰款;同時也可以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常委會或者人民政府規定的標準執行。如河北省人民政府對較大數額的罰款規定為:對從事非經營活動的公民處以500元以上的罰款,對從事非經營活動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5000元以上的罰款;對從事經營活動的公民處以1000元以上的罰款,對從事經營活動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10000元以上的罰款。不告知當事人享有聽證的權利,將導致行政處罰不能成立的后果。
其實,在可以要求聽證的情況下,工作人員正常的做法是應該一并告知的,而所謂的聽證的程序無非也就是行政處罰相對人提出要求以后,后面的這些程序都是行政處罰機關著手安排的。對于應當告知聽證權的行政處罰卻沒有告知,行政處罰相對人在了解之后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因為,行政處罰機關這樣做的程序是違法的。
行政處罰中當事人陳述和申辯時限是如何規定的
行政處罰聽證程序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行政處罰重從輕處罰有哪些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使留置權的條件
2020-11-13服刑人員在獄中被獄警欺辱怎樣維權
2020-12-07用別人的畫當頭像侵權嗎
2020-11-19按揭車是否可以抵押
2020-12-17車輛追尾事故責任認定
2021-01-14哪些情形屬于監視居住的有礙偵查
2021-02-27女方扔下哺乳期孩子違法嗎
2021-02-09交通事故逃逸死亡賠償
2020-12-03大學生上課玩游戲猝死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02個人投資開發房地產應注意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27房產證沒過戶可以直接辦不動產嗎
2021-03-10調換崗位要有什么證明
2021-03-13勞動關系的概念
2020-12-29疫情期間不上班工資如何支付
2020-12-29人民調解協議書的效力如何,可以反悔嗎
2021-02-19人壽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范圍
2020-11-29產品責任糾紛歸責與舉證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14保險合同的分類
2020-11-16什么是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
2021-01-29工程質量保險怎么投保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