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處罰中聽證程序的是什么?
(1)在行政機關告知可要求聽證權利后,受處罰的當事人如要求聽證的,應當在行政機關告知可要求聽證權利后的三天內向該行政機關提出。受處罰的當事人提出要求聽證的方式,可以是書面形式,也可以是口頭形式。對受處罰人以口頭形式提出的聽證要求,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應當記錄在案,以確認受處罰的當事人行使了要求聽證的權利的事實。
(2)行政機關在收到受處罰的當事人的聽證要求后,應當著手準備有關舉行聽證的事項。如行政機關已經確定舉行聽證,則應當在聽證的七天前,將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通知受處罰的當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和有關人員,如受害人。為保證聽證的有效性,聽證通知應當以書面形式到達受處罰的當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和有關人員。
(3)除涉及國家機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外,聽證應當公開舉行。公民可以參加旁聽。新聞記者可以采訪。
(4)聽證應當由行政機關指定的非本案的調查人員主持。這種調查與審查人員的分離,有助于確認調查結果的公正性、全面性。受處的當事人認為主持聽證的人員與本案有直接的利害關系的,有權向該行政機關申請其回避。
(5)受處罰的當事人可以自已參加聽證,也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參加聽證。
二、聽證適用范圍
根據《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郵政部門在作出下列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
(1)責令停產停業;
(2)吊銷許可證,如撤銷信封生產監制證書,吊銷集郵業務經營許可證;
(3)較大數額的罰款。信息產業部發布的《通信行政處罰程序規定》明確:對公民罰款在1萬元以上,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罰款在10萬元以上,為數額較大的罰款;同時也可以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常委會或者人民政府規定的標準執行。如河北省人民政府對較大數額的罰款規定為:對從事非經營活動的公民處以500元以上的罰款,對從事非經營活動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5000元以上的罰款;對從事經營活動的公民處以1000元以上的罰款,對從事經營活動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10000元以上的罰款。不告知當事人享有聽證的權利,將導致行政處罰不能成立的后果。
其實,在可以要求聽證的情況下,工作人員正常的做法是應該一并告知的,而所謂的聽證的程序無非也就是行政處罰相對人提出要求以后,后面的這些程序都是行政處罰機關著手安排的。對于應當告知聽證權的行政處罰卻沒有告知,行政處罰相對人在了解之后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因為,行政處罰機關這樣做的程序是違法的。
行政處罰中當事人陳述和申辯時限是如何規定的
行政處罰聽證程序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行政處罰重從輕處罰有哪些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收養關系可以解除嗎
2021-01-24工傷公司惡意上訴怎么辦
2020-12-25支票的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8新三板掛牌到上市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14農村土地糾紛怎么快速處理
2020-12-13居間合同的報酬有限制嗎
2020-11-27未取得預售許可時簽訂的協議有效嗎
2020-12-13公司名稱變更原名稱立即失效嗎
2021-03-04用人單位有權擅自變更勞動者工作崗位嗎
2021-03-09關于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適用范圍
2020-12-20勞動者維權要提供證據嗎
2020-11-15人壽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有哪些,哪些人壽保險合同無效
2021-02-28關于建筑工程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的法規
2021-03-22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的兩大基本原則
2021-03-19詳解相互保險公司的優劣勢
2020-12-01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時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970歲老人被打失去勞動力怎么賠嘗
2021-03-02離婚后保險受益人可以變更嗎
2020-12-31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有什么規定
2021-02-14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有什么限制和原則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