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一部分比較深層次的社會矛盾日益顯現,這對于治安穩定工作是帶來了極大的挑戰的,在治安管理工作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處罰措施就是屬于行政拘留,但同時因為基層群眾法制觀念的淡薄,很多人對于行政拘留期間的會見都是特別疑惑的,其實在行政拘留期間,包括律師和家屬都是可以合法的會見被行政拘留的當事人的。
一、在我國被行政拘留可以會見嗎?
行政拘留屬于行政處罰,已經作出并執行的,家屬可以憑借合法身份證明去進行探視,不需要提前申請。不是家屬和朋友的憑借有效的身份證明也可以探視。根據《拘留所條例》第二十六條拘留所保障被拘留人在拘留期間的會見權利。 被拘留人應當遵守拘留所的會見管理規定。 會見被拘留人應當持有效身份證件按照規定的時間在拘留所的會見區進行。
被拘留人委托的律師會見被拘留人還應當持律師執業證書、律師事務所證明和委托書或者法律援助公函。
二、行政拘留具有下列特點:
(1)行政拘留是一種嚴厲的行政處罰形式,只有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才享有拘留裁決權,期限限制在1日以上15日以內。
(2)行政拘留不同于刑事拘留。前者是依照行政法律規范對違反治安管理法規的人采取的懲戒措施;后者是依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而采取的臨時剝奪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的刑事強制措施。
(3)行政拘留不同于司法拘留。后者是人民法院依照訴訟法的規定對妨害民事、行政訴訟程序的人所實施的臨時剝奪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
(4)行政拘留不同于行政扣留。行政扣留是行政機關采取的臨時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
(5)行政拘留與拘役不同。拘役是由人民法院對觸犯刑法的人判處的一種刑罰。
三、行政拘留的條件是什么?
行政拘留 是指法定的行政機關(專指公安機關)依法對違反行政法律規范的人,在短期內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種行政處罰。行政拘留是最嚴厲的一種行政處罰,通常適用于嚴重違反治安管理但不構成犯罪,而警告、罰款處罰不足以懲戒的情況。因此法律對它的設定及實施條件和程序均有嚴格的規定。行政拘留裁決權屬于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期限一般為10日以內,較重的不超過15日;行政拘留決定宣告后,在申請復議和行政訴訟期間,被處罰的人及其親屬找到保證人或者按規定交納保證金的,可申請行政主體暫緩執行行政拘留。行政拘留不同于刑事拘留和司法拘留。
但是會見行政拘留的當事人也是需要一定的材料證件的,實際操作中,家屬會見行政拘留的當事人可能也就是一次而已,因為行政拘留最長的時間也根本就不會超過15天的。但因為行政拘留請律師的這種狀況還很少見,除非對行政拘留的這種決定存在著很大爭議。
刑事拘留期限怎么計算?
刑事拘留的條件有哪些
刑事拘留超過37天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受案范圍是否包括拆除建筑物
2020-12-22演唱會拍照侵犯表演者權嗎
2020-12-12商標字體侵權能否要求賠償
2021-01-13房屋拆遷中的搬遷費由誰支付
2021-02-11強奸罪與嫖宿幼女罪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12累犯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02履行抗辯權的行使受哪些限制
2021-03-21出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1-24幼童在火車站內玩耍被列車軋傷致殘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2021-02-22征用土地糾紛如何解決
2021-03-23拆除違法建筑要走哪些程序
2021-02-26借他人身份入職工傷如何賠償
2021-02-02確認成立勞動關系訴訟時效是多少年
2021-03-162013年工資改革方案
2021-03-25被動物咬了該如何維權
2020-12-10勞動爭議的調解組織有哪些?
2021-03-07離職后利用公司的商業機密合法嗎
2021-02-01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11香港保單是否受內地法律保護
2020-11-15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須抄錄風險提示嚴防銷售誤導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