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行政處罰的種類有哪些?
一、警告、通報批評
、通報批評,是國家勞動行政監察機關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及國家勞動政策,不履行法定義務的勞動關系主體作出譴責和警誡的一種勞動行政處罰。通過對違法情節輕微并尚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勞動關系主體進行譴責和警誡,糾正其違法行為。
二、罰款
罰款,是勞動行政監察機關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及國家勞動政策,不履行法定勞動義務的勞動關系主體,予以剝奪一定金錢的經濟制裁的一種勞動行政處罰。通過對那些嚴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及國家勞動政策,并給國家、集體或者他人物質上造成一定經濟損失的勞動關系主體,強迫其繳納一定數額的貨幣,糾正其違法行為。
三、吊銷勞動行政許可證
吊銷勞動行政許可證,是指勞動行政機關或其他機關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及國家勞動政策的勞動關系主體,依法采取剝奪 其曾依法取得的從事某種工作或職業權利的許可證的一種勞動行政處罰。通過這種勞動行政處罰,糾正或制止違法行為,防止重大傷亡事故的發生,避免勞動爭議。
四、責令停產停業
責令停產停業,是勞動行政監察機關責令嚴重違反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及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政策的勞動關系主體停止生產或營業的一種勞動行政處罰。通過這種勞動行政處罰,制止違法,加強安全生產管理,防止傷亡事故,減少或消除職業危害,保證廣大職工群眾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避免勞動爭議。
五、征收滯納金
征收滯納金,是勞動行政監督機關對不按規定期限繳納勞動社會保險金的單位,就其拖欠的社會保險金數額按月加收一定比例的社會保險金的一種勞動行政處罰。通過這種勞動行政處罰,糾正違法,促使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繳納社會保險金,避免或減少勞動爭議,穩定社會。
《勞動行政處罰條例》
第一條為規范勞動行政處罰行為,保障和監督勞動行政部門有效實施行政管理,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以下簡稱《行政處罰法》),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依法享有行政處罰權的縣級以上勞動行政部門。
第三條勞動行政部門實施行政處罰應當以勞動法律、法規和規章為依據。
第四條法律、法規和規章以外的規范性文件不得設定行政處罰,但可以在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作出具體規定。在作出處罰決定時若引用該規范性文件,必須首先引用所依據的法律、法規或規章。
第五條勞動行政處罰的種類包括: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勞動法律、行政法規中規定的通報批評,應根據《行政處罰法》第八條第(七)項的規定視為獨立的行政處罰種類。
第六條責令改正是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過程中采取的一種行政管理措施。實施時,按照《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執行。
第七條勞動行政部門為維護勞動行政管理秩序,在就業、培訓、社會保險、勞動保護等方面頒發的有關證件,不屬于《行政處罰法》規定的許可證的范圍。
第八條勞動行政監察機構是勞動行政部門的內設機構,在行使行政處罰權時,應當以所屬行政機關的名義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第九條勞動行政部門設立的屬于事業組織的勞動監察機構經勞動行政部門的依法委托,有權以所屬行政機關的名義作出行政處罰。
第十條鄉鎮勞動管理機構受派出機關的依法委托,有權以派出機關的名義實施行政處罰。
第十一條勞動行政部門依照法律、法規或規章的規定,可以委托事業組織或者其他組織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行政處罰。
第十二條受勞動行政部門委托實施行政處罰的組織在委托的范圍內,不得再委托其他任何組織實施行政處罰。
第十三條勞動規章經國務院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常委會批準上升為勞動法規后,可以授權事業組織或者其他組織實施行政處罰。
第十四條未經法律、法規授權或未經勞動行政部門依據法律、法規、規章委托的事業組織或者其他組織不得實施行政處罰。
第十五條勞動行政部門在收集證據時,對可能滅失或者以后難以取得的證據,可以依據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采取行政強制措施;在法律、行政法規沒有賦予采取行政強制措施的情況下,經勞動行政部門負責人批準,可以將證據先行登記,就地保存。
第十六條勞動行政部門在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處以較大數額罰款等重大行政處罰決定前,應當舉行聽證。對當事人放棄聽證權利的,行政執法機構應將擬作出的重大行政處罰決定送本部門法制工作機構或承擔法制工作的機構進行初步審查后,再由勞動行政部門負責人集體討論決定。
第十七條縣級以上勞動行政部門應當建立對行政處罰的監督制度。勞動行政部門的法制工作機構或承擔法制工作的機構應對本級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罰行為實施監督。上級勞動行政部門應對下級勞動行政部門作出的行政處罰行為實施監督。
第十八條勞動行政部門應當建立健全行政處罰的備案制度和行政處罰案件統計制度。下級勞動行政部門每半年應向上級勞動行政部門報告一次本地區行政處罰案件的發生情況。勞動行政處罰的備案和行政處罰案件的統計工作,由勞動行政部門的職能機構負責。
第十九條勞動行政部門應建立行政處罰文書制度。勞動行政執法人員在進行行政處罰時,應當填寫相應的文書。
第二十條勞動行政執法人員在調查、收集證據、進行檢查或當場處罰時,應出示勞動行政執法證件。勞動行政部門頒發的行政執法證件,由勞動部統一規定。
第二十一條勞動部頒布的勞動規章,由部長簽發部令,在《中國勞動報》上予以公布。
第二十二條本規定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
綜合上面所說的,勞動行政處罰主要針對于在勞動工作中做出了一些違法的事情所給的處罰,但對于行政處罰只要是沒有上升到犯罪一般不會判刑,但是一定會罰款,所以,工作的時候一定要遵守勞動法,作為用人單位也是一定要遵守法律,這樣才能避免各種處罰。
行政處罰決定書出錯如何糾正
行政處罰聽證程序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行政處罰中沒收非法財物可以折抵罰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審議中的民法典跟原來的婚姻法比,修改了哪些
2021-03-17商標侵權如何取證,商標侵權如何收集證據
2020-12-01未簽訂借款合同發生糾紛要去哪里起訴
2021-01-01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不服該怎么辦過程是怎么做的?
2021-02-16轉繼承怎么處理
2020-12-21小孩子在商場受傷賠償辦法是什么
2020-12-11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是怎樣的
2020-12-01勞務合同的無效由什么確認
2021-01-24社保繳費基數低勞動仲裁補幾年
2020-12-17女朋友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的受益人嗎
2021-02-05買的分紅型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9法律規定公司要為員工購買的保險有哪些
2020-12-31利用保險洗錢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2021-03-25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有什么規定
2021-02-14保險公證人管理規則
2020-12-07被保險人在索賠中的義務責任
2021-01-10集體土地承包轉讓年限最長是多久
2021-03-17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是什么意思
2021-03-25國有土地出讓協議范本怎么寫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