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和交通事故賠償能否同時獲得
工傷待遇與交通事故賠償二者的法理基礎、法律關系有原則上的不同,法律也沒有禁止享受雙重待遇,因此,從法理上分析可以兼得工傷待遇與交通事故賠償的雙份賠償。
工傷與交通事故可以得到雙向賠償,但二者不是簡單的雙倍賠償,按規定,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等應先由交通事故方賠償,職工個人承擔部分才可以在工傷中要求賠償。
一、從《侵權責任法》及《勞動法》的立法本意而言,保護受害人及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無疑是第一位的,在我國現行法律、行政法規沒有明確限制作為賠償權利人的受害人及勞動者獲得雙重賠償的情況下,隨意剝奪賠償權利人獲得雙重賠償的權利無疑是違背《侵權責任法》及《勞動法》立法本意的。
二、人的壽命和身體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死亡賠償金、殘疾賠償金并不能和侵權行為對受害人身體所造成的損害完全劃等號,而且工傷保險待遇和民事侵權賠償對于死亡賠償金、殘疾賠償金的計算方式并不一致,工傷保險待遇側重于長期的保障,民事侵權賠償則側重于一次性的補償,強制要求受害人在這兩種賠償權利中必須放棄其中一種,對于受害人而言,無疑是不公正的。
三、《社會保險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傷,第三人不支付工傷醫療費用或者無法確定第三人的,由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權向第三人追償,由于該條款明確賦予了工傷保險機構對于為受害人墊付了的醫療費用享有追償權,也應意味著對于醫療費用受害人無權獲得雙重賠償。《社會保險法》之所以作出這樣的規定,主要是考慮到實際發生的醫療費用數額明確,因此職工只能享受一份,如果重復獲得賠償有悖公平原則。同理,受害人的護理費、誤工費、交通費、喪葬費、殘疾輔助器具費等數額明確的實際物質損失,如果重復獲得賠償同樣有悖公平原則,而受害人的上述損失是由于侵權人的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因而應由侵權人承擔實際賠償責任,只有在侵權人拒絕承擔或無法確定侵權人情況下,才能要求用人單位或工傷保險機構承擔墊付責任,用人單位或工傷保險機構承擔墊付責任后再向侵權人追償。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介紹的“工傷和交通事故賠償能否同時獲得”的法律知識。遇到此類問題,請您認真閱讀以上內容,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支持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買賣中買受人遲延支付購房款的合同糾紛
2020-12-17試用算雇傭關系嗎
2021-02-10審議中的民法典跟原來的婚姻法比,修改了哪些
2021-03-17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內容
2021-02-24民事案件
2020-12-24審判監督程序與再審的區別
2021-03-12合同中是否需要約定稅率
2020-11-20多子女家庭財產繼承怎么分配呢
2020-12-24勞動合同糾紛起訴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22勞動仲裁由誰來裁決
2021-03-19勞動糾紛案件申訴流程
2020-12-06人壽保險離婚時要分割嗎
2020-12-08沒在現場報案保險公司需不需要理賠
2021-02-23保險合同的種類有哪些
2021-02-15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一條有什么內容
2021-02-24土地承包合同能隨意解除嗎
2021-01-02土地轉讓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1-17有關物權法的基本法律知識(一)
2021-03-14拆遷宅基地地上的人參怎么補償
2021-02-04鄭州市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