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肇事造成死亡逃逸判刑依據是什么?
1、根據我國《刑法》第133條規定,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交通肇事罪的,責任人要承擔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事責任,但交通肇事逃逸的,則要承擔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刑事責任,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承擔七年以上刑事責任。
2、交通肇事后,受害人往往處于孤立無援的危險狀態,由于這種狀態是由肇事人的交通違法行為造成的,所以產生了肇事人及時消除這種危險狀態的法律義務。肇事后逃逸,不履行法定義務,事實上形成了新的違法行為。因此,交通肇事逃逸,無論是民事賠償責任、行政處罰責任,或是刑事責任都要比沒有逃逸嚴重得多。
3、更重要的是,發生交通事故后,如果逃逸,將導致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也就是說,可能機動車駕駛員無責任或只有部分責任;但如果逃逸,就可能負交通事故的全部責任。
4、此外,《道路交通安全法》還明確規定了交通肇事逃逸構成犯罪的,處以吊銷駕駛證,且終身不得重新領取。
二、肇事逃逸的性質
關于逃逸行為的法律性質,刑法理論上認識不一,主要有三種觀點:
1、“罪后表現說”,認為交通肇事后又逃跑和受重傷的被害人后來又死亡,這二者之間是互相依存的,逃逸是交通肇事行為的繼續,死亡是重傷后在特殊情況下的必然結果,行為人對被害人可能進一步引起的后果可能有希望或放任之心,但這一心態沒有與進一步的行為相聯系,也就沒有獨立意義,或者說,逃逸的實質是行為人在趨利避害的心理作用下,使肇事結果進一步加重的條件;
2、“獨立行為說”,認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為是獨立的犯罪行為,因此應實行數罪并罰或者按吸收犯處理;
3、“分別情況說”,認為交通肇事犯罪的行為人在犯罪后逃逸并因而致被害人死亡的,應當根據不同情況分別對待,如果是在過失支配下進行的,就不是一個獨立的犯罪行為。如果是在新的放任的故意支配下進行的,就是一個獨立的犯罪行為。
4、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認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條件是“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定,不應僅理解為“逃離事故現場”,對于肇事后未逃離(或未能逃離)事故現場,而是在將傷者送至醫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時候逃跑的,也應視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5、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的情節的,屬于交通肇事罪的情節加重犯。構成該情節加重犯,首先要求行為人的肇事行為已經構成交通肇事罪,否則交通肇事逃逸行為只能作為定罪情節在確定其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時加以考慮;
6、其次要求行為人明知自己已經發生交通肇事行為,如果對肇事不具有明知的,自然也不可能產生逃避法律追究的動機,也就不構成交通肇事逃逸行為。
7、再次,對于雖然履行了對被害人的搶救義務,但是逃避責任查清認定的行為,仍然構成交通肇事逃逸。
8、最后,所謂交通肇事逃逸主要是指自現場逃離,但也可以將被害人送往醫院后逃離,甚至在現場躲藏的情形。
在我國小車銷售量逐漸創新高,每年銷售黃金期的成交量都是驚人的,這樣逐漸帶來的就是不斷攀升的交通事故率。立法部門針對交通法的完善也是逐漸在更新,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家能將文明行駛,安全出行的概念印入腦海,刻進心里,特別是那些肇事逃逸的行為都是嚴厲處罰的。
酒后駕車如何處理,酒后肇事逃逸怎么處罰
摩托車肇事逃逸要承擔什么責任
輕微剮蹭肇事逃逸的判罰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復議延期是否要舉行聽證
2021-03-25公務員參與嫖娼是否會被開除
2021-02-03行政處罰時違反一個法律多條如何處罰
2021-02-02公民應怎樣立遺囑,遺囑怎么寫
2021-03-03干涉老人婚姻,會不會導致犯罪
2020-11-11情勢變更是否屬于合同免責原因
2021-03-17遺產的分配配偶占多少
2021-03-17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1-27勞務合同的無效由什么確認
2021-01-24員工工傷身亡家屬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1-02-15報保險需要出示駕照嗎
2021-03-06固定資產購買保險的流程
2021-02-20投保人解除合同需要經被保險人同意是否合法
2021-01-07企業合同遇到拆遷終止有拆遷補償嗎
2021-02-22別墅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25商住房拆遷補償標準
2021-02-15房屋拆遷的裝修費應該給租房人嗎
2020-11-16公房的拆遷款屬于遺產范圍內嗎
2020-12-12深圳一家五口睡覺被抬出 房子清晨被拆
2021-03-05廣州市國土房管局七條解讀舊城改造補償方案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