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頂替肇事逃逸怎么處罰
頂包行為較普通逃離現場的逃逸而言,頂包行為往往伴隨著作偽證的行為,因此,性質更為惡劣。屬于違反治安管理的違法行為,由公安機關根據具體情節予以治安處罰。頂替交通事故行為涉嫌詐騙,對方報警后,頂替者和肇事者可能承擔刑事責任。《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六十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發生交通事故后肇事者找人頂包的行為,隱瞞肇事者真實身份的目的顯而易見,而隱瞞肇事者真實身份出發點之一又是為了規避法律責任,逃避法律追究。所以找人頂包行為一種特殊形式的逃逸。也就是說當發生事故即便找人頂包,也算肇事逃逸,所以這種掩耳盜鈴的行為絲毫不會動搖你要承擔的責任,所以當事故發生后要積極配合交警處理,不要投機取巧的想著逃逸或是找人頂包。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條第一款規定,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場;造成人身傷亡的,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因搶救受傷人員變動現場的,應當標明位置。
肇事逃逸性質
關于逃逸行為的法律性質,刑法理論上認識不一,主要有三種觀點:
一是“罪后表現說”,認為交通肇事后又逃跑和受重傷的被害人后來又死亡,這二者之間是互相依存的,逃逸是交通肇事行為的繼續,死亡是重傷后在特殊情況下的必然結果,行為人對被害人可能進一步引起的后果可能有希望或放任之心,但這一心態沒有與進一步的行為相聯系,也就沒有意義,或者說,逃逸的實質是行為人在趨利避害的心理作用下,使肇事結果進一步加重的條件;
二是“行為說”,認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為是的犯罪行為,因此應實行數罪并罰或者按吸收犯處理;
其三是“分別情況說”,認為交通肇事犯罪的行為人在犯罪后逃逸并因而致被害人死亡的,應當根據不同情況分別對待,如果是在過失支配下進行的,就不是一個的犯罪行為。如果是在新的放任的故意支配下進行的,就是一個的犯罪行為。
肇事逃逸責任認定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認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條件是“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定,不應僅理解為“逃離事故現場”,對于肇事后未逃離(或未能逃離)事故現場,而是在將傷者送至醫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時候逃跑的,也應視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的情節的,屬于交通肇事罪的情節加重犯。構成該情節加重犯,首先要求行為人的肇事行為已經構成交通肇事罪,否則交通肇事逃逸行為只能作為定罪情節在確定其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時加以考慮;
其次要求行為人明知自己已經發生交通肇事行為,如果對肇事不具有明知的,自然也不可能產生逃避法律追究的動機,也就不構成交通肇事逃逸行為。
再次,對于雖然履行了對被害人的搶救義務,但是逃避責任查清認定的行為,仍然構成交通肇事逃逸。
最后,所謂交通肇事逃逸主要是指自現場逃離,但也可以將被害人送往醫院后逃離,甚至在現場躲藏的情形。
綜上所述,頂替肇事逃逸的會判處五到十天的拘留,肇事逃逸造成輕傷的會對行為人處十五天以下的拘留,還會根據情況處相應的罰款,對于情節嚴重的還會吊銷駕駛員相應的機動車駕駛證。
輕微肇事逃逸拘留多久,輕微肇事逃逸怎么處罰
交通肇事逃逸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交強險理賠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審判監督程序與再審的區別
2021-03-12兒子租父親的房子合法嗎
2021-03-08沒有法律、法規的依據,向房地產開發企業收費的,如何處罰?
2021-01-27公司正常清算人員如何處理
2021-02-21靈活就業女性退休年齡到底是55還是50
2020-12-10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合同是合法行為嗎
2021-01-24辭退發工資嗎
2021-02-28保險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1賠償責任誰承擔
2021-02-12代簽名人身保險保單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2021-02-14保險一半責任怎么賠付
2020-12-29什么是網絡投保
2021-01-15保險合同終止的原因有哪些
2021-03-15發生保險糾紛時應怎么辦
2021-02-02保險受益人的變更有沒有期限要求
2021-02-07河南新鄉律師 告知義務的范圍的一保險合同糾紛的代理詞
2020-11-11農村機動地需要交錢嗎
2020-11-25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怎么寫
2021-01-12土地出讓保證金攤銷嗎
2020-12-01承包法對非法轉讓土地的規定的形式和處罰是什么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