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處罰當事人享有的權利有哪些
1、陳述和申辯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六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所給予的行政處罰,享有陳述權、申辯權。
2、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六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處罰不服的,有權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3、要求賠償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六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行政機關違法給予行政處罰受到損害的,有權依法提出賠償要求。
4、知情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一條: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及依據,并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
5、申請回避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七條:執法人員與當事人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
6、要求舉行聽證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
7、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罰款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五十二條:當事人確有經濟困難,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繳納罰款的,經當事人申請和行政機關批準,可以暫緩或者分期繳納。
8、申訴或者檢舉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五十四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罰,有權申訴或者檢舉;行政機關應當認真審查,發現行政處罰有錯誤的,應當主動改正。
二、行政處罰當事人不配合調查怎么辦?
關于行政處罰當事人不筆錄的問題的解答為,如當事人沉默,記錄“當事人不說話”;通過其它證據材料能證明違法事實的,依法向其送達《違法行為通知書》,給他三日陳述、申辯或聽證權利,三日后,可以依法作出處罰決定。
根據《行政處罰法》中的要求,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前,應當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及依據而沒有告知,或沒有完全告知,或沒有告知當事人依法應享有的權利如回避權、聽證權、申請復議權等,這些行為中每一項都會導致行政處罰決定無效。
行政處罰和行政強制執行的區別是什么?
行政處罰不交法院會強制執行嗎?
行政法規可以設定的行政處罰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童工發生事故雇主應負的責任有哪些
2021-02-03闡述涉外離婚程序審理的法律流程
2020-12-24哪些三維商標是不能注冊為立體商標的
2020-11-10保證的方式及先訴抗辯權
2020-11-21乘客下車開門撞傷騎車人,賠償責任由誰承擔
2021-03-22擔保合同適用中止嗎
2021-02-05工傷鑒定過了有效期怎么辦
2021-01-10男子為博關注直播喝酒喝油猝死,互聯網文化管理暫行規定
2020-12-21法院保全房產能不能過戶
2021-01-17開發房地產合同范本
2021-01-29怎么認定廠里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靈活就業女性退休年齡到底是55還是50
2020-12-10如何認定事實勞動關系?
2021-03-05員工辭退怎么賠償
2020-11-22枯死老樹致人損害該如何求償
2020-11-17了解人壽保險的受益人的知識
2021-03-11指定人壽保險受益人需要注意哪幾點
2021-01-15豪車車主為省修車費騙保構成什么罪
2020-12-25家庭財產兩全保險條款范本
2021-03-11代理人錯簽保單怎么辦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