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處罰法32條規定的內容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三十二條:當事人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行政機關必須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應當進行復核;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或者證據成立的,行政機關應當采納。
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的過程中,無論是適用簡易程序,還是適用一般程序,當事人都享有陳述權和申辯權。
二、行政處罰的方式有哪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八條的規定,行政處罰有以下7種:
1、警告。
2、罰款。
3、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
4、責令停產停業。
5、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
6、行政拘留。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三、行政處罰的原則有哪些?
1、行政處罰法定原則
行政處罰的法定原則包括以下三層含義:
(1)實施處罰的主體必須是法定的。三個主體: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經授權的組織、經委托的組織。
(2)行政處罰的依據必須是法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行為,只有法律明文規定是違法的和應當給予處罰的,才可以進行處罰,否則不能進行處罰。
(3)行政處罰的程序必須是合法的。
2、行政處罰公正和公開原則。
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要與違法行為的性質、情節和社會危害程度相當。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行政處罰的時候要以公正的態度進行。所謂公開原則就是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的規定必須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
3、處罰和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行政處罰的目的是通過處罰給予行政相對人以教訓,使其能夠遵守秩序。
4、一事不再罰原則。
對當事人的同一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在行政管理中,一個違法行為可能同時違反兩個以上的法規,構成兩個以上的行政處罰,行政處罰法規定了一事不再罰原則。行為人的一個違法行為,不論其違反了幾個法律、法規的規定,它只承擔一次法律責任,對其可以同時給予幾種處罰時,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也不得以同一事實和理由再次給予處罰。
行政機關在執法過程當中可能難以避免的會出現人為上的紕漏,所以,有問題的話當事人要及時跟行政機關解釋清楚。比如對交通違法行為,如果是為了避免救護車才壓實線的,可以跟交管部門進行申辯的,只要有證據就會撤銷處罰。
治安管理處罰法與行政處罰法有什么區別
行政處罰法從輕處罰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行政處罰法實施細則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違約損害請求的抗辯方式有哪些
2020-12-01事實婚姻能分遺產嗎
2020-12-18母子公司是否分立
2020-11-08個人可以債務重組嗎
2021-02-19價格欺詐的消費者的賠償標準
2020-11-15投訴公交車怎么投訴
2021-02-16離婚協議中六種無效的約定
2021-02-12交通事故訴訟費能否稅前扣除
2021-02-07交通事故鑒定要準備什么材料,怎么選擇鑒定機構?
2021-01-15申請設立商業銀行需要的材料是什么
2021-02-26房屋抵押后還不上流拍能住嗎
2021-03-20雇傭關系和勞務關系的區別
2021-02-23干15天辭職有工資嗎
2020-11-12什么是團體意外保險
2020-11-21以房養老政策如何且行且完善
2020-11-21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是如何的
2021-01-28運輸貨物毀損,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2保險標的轉讓未通知保險公司的理賠
2021-01-04交通保險賠償哪些項目
2020-11-19車子沒買保險被撞了怎樣索賠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