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處罰聽證人員回避規定是怎樣的?
行政處罰聽證人員回避規定具體如下:
1、《行政處罰聽證規則》
第六條 聽證依法實行回避制度。
當事人認為聽證主持人、聽證員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有權申請回避。聽證員是否回避,由聽證主持人決定;聽證主持人是否回避,由主任委員決定;主任委員是否回避,由會分管領導決定。
2、《行政處罰法》
第三十七條 行政機關在調查或者進行檢查時,執法人員不得少于兩人,并應當向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出示證件。執法人員與當事人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
第四十二條第四款 聽證由行政機關指定的非本案調查人員主持;當事人認為主持人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有權申請回避。
二、行政聽證的基本原則
1、公開原則
公開是聽證程序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具體而言,公開原則要求聽證程序公開進行,在舉行聽證會之前應發出公告,告知利害關系人聽證程序舉行的時間、地點、案由等情況;允許群眾、記者旁聽,允許記者采訪報道;在聽證過程中,當事人有權在公開舉行聽證的地點進行陳述和申辯,提出自己的主張和證據,反駁對方主張和證據;行政機關作出決定的事實根據必須公開并經當事人質證,不能以一方當事人所知悉的證據作為決定作出的事實根據,根據聽證記錄作出行政決定的內容也必須公開。堅持聽證程序公開原則時還要注意掌握例外規定,如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時,不得公開。
2、職能分離原則
在聽證過程中,從事裁決和審判型聽證的機構或人員,不能從事與聽證和裁決行為不相容的活動,以保證裁決公平。對聽證主持人應由行政機關在非本案調查人員中指定,主持人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
3、事先告知原則
事先告知原則是聽證制度的核心內容之一。行政機關舉行聽證,作出行政決定前,應當告知相對人聽證所涉及的主要事項和聽證時間、地點、以確保相對人有效行使抗辯權,從而保證行政決定的適當性與合法性。
4、案卷排它性原則
該原則要求各行政機關按照正式聽證程序作出的決定要以案卷為根據,不能在案卷之外,以當事人未知悉和未論證的事實為根據。目的是保障當事人有效行使陳述意見的權利和反駁不利于己證據的權利。
并不是所有的行政處罰案件都需要聽證,只有諸如責令停止發行證券、沒收違法個人所得人民幣5萬元以上等案件在審理之前,若是案件的當事人提出聽證請求,那么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才有可能會組織行政處罰委員會的成員參與聽證。
公證員回避的法定情形有幾種
民事訴訟申請回避的理由有哪些
刑訴法第二十八條第三十一條對回避如何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夫妻共同債務如何償還
2021-02-17買病假條屬于違法行為嗎
2020-12-20臨時工合同到期不讓走怎么辦
2020-11-15對于涉外婚姻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19什么公司可以質押土地證他項
2020-12-06普通合伙企業的退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2-23效力待定合同追認期限除斥期間
2020-12-05對管轄異議二審裁定不服怎么辦
2020-12-01駁回先予執行復議申請通知書還是裁定書
2021-01-27集資房和棚戶改造房有什么區別
2021-03-21終止合同需要約定還款期限嗎
2021-02-12擔保合同和擔保函有區別嗎
2021-03-08被辭退還扣工資嗎
2020-11-29投資型保險與傳統保險的區別
2021-01-29過渡時期適用第三者險如何處理
2021-03-18產品責任險的賠償問題如何處理
2021-03-15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3-07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會不會賠償
2020-12-30"保險受益人”空白 忽略保單細節引發爭議
2020-12-20長期護理保險保險期間為多少年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