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塘投毒判什么罪
在水井投毒涉嫌投放危險物質罪,可能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放火、決水、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年第一款放火、決水、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第五十六條對于故意殺人、強奸、放火、爆炸、投毒、搶劫等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剝奪政治權利。
罪行簡介
投毒罪與投放危險物質罪兩者相比而言,投放危險物質罪的外延更為廣泛,指的是故意投放毒害性、腐蝕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投放危險物質罪所侵犯的直接客體是國家對投放毒害性、腐蝕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的禁止性管理秩序及社會公眾的人身安全及公私財產安全。犯罪對象是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毒害性”物質,系指能對肌體發生化學或物理化學作用,因而損害肌體、引起功能障礙、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質。如氰化物、砒霜及其他各種劇毒品。該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中的重罪,近年來呈高發的態勢。在司法實踐中,鑒于該類案件的特點,證明投毒犯罪的直接證據極少,從證據充分性上去審查認定該類犯罪難度較大,出庭作證則難度更大。有些案件只能從情理與跡象上去分析判斷,因此,分析研究該類犯罪具有一定的實踐指導意義,也為當前的司法實踐所必需。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回答可以得出,對于在他人的魚塘中投毒,這個必須要考慮到這個魚塘所帶來的銷售渠道和方式以及投毒的嚴重程度等等,如果其他人吃了這個有毒的魚出現病危,這個就會涉及到投放危險物質罪,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咨詢可以致電律霸網在線律師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終身監禁”和“無期徒刑”有什么區別
2021-01-03產品本身是否屬于商業秘密
2021-03-25如何判定是否構成商標侵權
2020-11-19代書遺囑有效的條件
2021-02-04學生在學校做游戲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07土地確權后如果有爭議怎么辦
2020-11-15未到期的勞動合同能否解除
2021-01-17公司裁員賠償范圍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12試用辭退給補償嗎
2020-12-15家長有哪些基本義務
2020-12-21人壽保險理賠的過程
2020-11-15飛機延誤4小時有賠償嗎
2021-01-09侵權案件中人身險可否獲得賠償
2021-01-30保險產品價值與獲得成本的比較
2021-02-06保險合同的訂立—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2-27重復保險怎么賠
2020-12-25機動車事故全責怎么理賠
2021-02-23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有什么不同
2021-02-15《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解讀
2020-11-08土地轉讓免費怎么寫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