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中對孕婦胎兒造成傷害賠償有怎樣的規定?
在一些交通事故中,孕婦的嬰兒還未出生,但因為交通事故導致母體受到傷害,致使其胎兒早產,胎兒早產死亡后,責任人是否應該對胎兒早產死亡的后果承擔死亡賠償責任案件審理中,存在兩種完全不同的處理意見:
1、第一種意見。《民法總則》第十三條規定:“公民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可見,公民或自然人取得民事權利的前提條件是“出生”,即生命孕育階段的胎兒完全脫離母體,且出生時為活體,即具有生命能力。本案中損害發生時胎兒尚在母體中,不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不能作為法律上的自然人享有權利與義務,原告主張的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無法律依據,不予支持;
2、第二種意見。新生兒出生后,即是一個具有民事權利能力的主體,其在母體中受到的健康損害,可以依法行使損害賠償請求權。原告發生交通事故時系孕婦,而胎兒存在于孕婦的子宮內,母體受到傷害將對嬰兒的早產具有誘發或加重作用,司法鑒定結論已經證明雷某之胎兒早產與此次道路交通事故有因果關系。所以責任人應該對胎兒早產死亡的后果承擔死亡賠償責任。
小編更同意第二種處理意見,這種處理更有利于對生命健康權的司法保護,雖然這種處理目前法律依據并不明確。
二、《民法總則》中相關的法律規定
第十三條 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
第十四條 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
第十五條 自然人的出生時間和死亡時間,以出生證明、死亡證明記載的時間為準;沒有出生證明、死亡證明的,以戶籍登記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記記載的時間為準。有其他證據足以推翻以上記載時間的,以該證據證明的時間為準。
第十六條 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對于交通事故中對孕婦胎兒造成傷害賠償目前相關立法并沒有規定,因為關于胎兒的民事權利主體都仍然存有爭議。盡管如此,在處理具體的案件時,一些法院也支持了受害者的一方,判決要求被告人對其造成孕婦胎兒傷害的行為要承擔一定的賠償,這也是考慮到了受害者一方的感受。
?交通事故賠償協議簽了傷者反悔怎么辦
?河南省交通事故賠償標準2020年的規定是什么
?深圳市道路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是什么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司法強拆法律依據
2020-11-17刑事案件法院什么時候給舉證期限
2021-02-08工作時猝死怎么賠償
2020-12-26監事能否參加股權激勵
2021-02-05車輛撞人之后怎么處理
2020-12-12這些關于欠條,借條,收條的法律常識你必須了解
2021-01-19離婚和財產分割的相關規定
2021-02-09不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23離婚后坐牢前妻孩子可以探望嗎
2021-03-24能不能打電話自首、電話通知到案是自首嗎
2021-02-19婚內出軌是否影響財產分割
2021-03-01無產權證的房屋能否抵押擔保
2021-03-25如何理解免責條款
2021-01-15人民調解協議書的效力如何,可以反悔嗎
2021-02-19各類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額度主要包括哪些
2021-03-11私家車載客遇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1-03-04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1借款會有哪些要求
2020-12-11定值保險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1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