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定》的出臺旨在切實保障案件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法律統一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其中規定明令禁止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的6種接觸交往行為:
——泄露司法機關辦案工作秘密或者其他依法依規不得泄露的情況;
——為當事人推薦、介紹訴訟代理人、辯護人、或者為律師、中介組織介紹案件,要求、建議或者暗示當事人更換符合代理條件的律師;
——接受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請客送禮或者其他利益;
——向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借款、租借房屋,借用交通工具、通訊工具或者其他物品;
——在委托評估、拍賣等活動中徇私舞弊,與相關中介組織和人員惡意串通、弄虛作假、違規操作等行為;
——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的其他不正當接觸交往行為。
《規定》要求,司法人員在案件辦理過程中,應當在工作場所、工作時間接待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因辦案需要,確需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在非工作場所、非工作時間接觸的,應依照相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并獲批準;因不明情況或者其他原因在非工作時間或非工作場所接觸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的,應當在三日內向本單位紀檢監察部門報告有關情況。
《規定》強調,司法人員從司法機關離任后,不得擔任原任職單位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司法人員有違規行為的,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和其他任何組織和個人可以向有關司法機關舉報。
日前,最高檢下發通知,要求各級檢察機關和全體檢察人員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要求上來,進一步完善廉政風險防控、防止利益輸送等制度,建立健全公正、高效、廉潔的辦案機制,確保檢察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無不正當接觸、交往行為。
各級檢察機關紀檢監察機構將采取明察暗訪、專項檢查等方式,加強監督檢查,加大對違反《規定》行為的懲處力度。對于反映和舉報檢察人員違反《規定》的線索,將及時受理,全面如實記錄,認真進行核查,并依規依紀依法給予紀律處分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賠償按國家標準怎樣賠償
2021-01-20事發三天后還可以傷情鑒定嗎
2020-11-27西安老人住院子女最多可休多少天
2021-02-26審查監督程序時效
2021-02-07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怎么處理
2021-02-20簽訂投資擔保合同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3找房產中介安全交易四步走
2020-11-16實習協議有效力嗎
2021-02-17輕傷取保候審的條件和變更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01勞務合同依據的法律是什么
2021-01-01代替繳納社保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1-03-25上海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2單位應當如何與員工約定試用期?
2021-03-01辭職后可否進行勞動糾紛仲裁
2021-02-13不激納養老金是否屬勞動爭議
2021-03-04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1-03-14應該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0-11-17保險公司怕擔責是否可以起訴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5保險合同是實踐性合同嗎
2021-01-09自燃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