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歲尾,朋友聚會多起來,喝酒助興自然也少不了。律霸小編提醒,有4種情形的勸酒行為將承擔法律責任。律霸小編了解到,許多法院都辦理過多起因勸酒引發的賠償案件。
2014年3月14日晚,有人喊羅先生去一餐館吃飯。用餐過程中,羅先生突然不對勁了,整個人陷入意識模糊。醫院診斷發現,羅先生主要是高血壓腦出血以及一些并發癥。很長一段時間里,羅先生近乎植物人。經過近兩年的治療,他才逐漸康復。
羅先生妻子得知,當晚參與聚餐的人都喝了酒。她認為自己丈夫也是因喝酒才導致病發,所以將當晚邀請丈夫聚餐的吳女士及最終買單的邱先生一起告到了法院。
4種勸酒情形要承擔法律責任
在參加宴請中,如果飲酒出事,有4種情況,勸酒者需承擔法律責任:
首先,是強迫性勸酒。比如用“不喝不夠朋友”等語言刺激對方喝酒,或在對方已喝醉、意識不清、沒有自制力的情況下,仍勸其喝酒的行為;
其次,是明知對方不能喝酒仍勸其飲酒。比如明知對方身體狀況,仍勸其飲酒誘發疾病等;
第三,是未安全護送醉酒者。如飲酒者已失去或即將失去對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無法支配自身行為時,酒友沒有將其送至醫院或安全送回家中;
最后,酒后駕車未勸阻,導致發生車禍等損害的。
做到這些可幫你免責:
1、文明喝酒,健康喝酒,摒棄舊的、不好的習俗和風氣,做到不勸酒,不以酒作為聚會的主角,從根本上杜絕飲酒安全隱患。
2、若席間已經有人飲酒過量,那么,同席的人一定要做好安全注意工作。對醉酒者,應安全護送其到家,并通知其家屬進行陪護。若沒有家屬在場,應安排好人在場陪護到酒醒,或者通知其家屬領回。
3、注意保留相關證據
聚會的組織者可以提供消費清單,證明上面沒有足以使人醉酒的酒水,以此主張免責。同時,聚會的參與人也要注意保留自己沒有強制性勸酒的證據,以及聚會后已經盡到相應的安全注意義務的證據,如護送回家的出租車發票,通知家屬的電話通話清單等。
年底聚會增多,酒桌上,我們要做到適量喝酒,不勸酒、不灌酒!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中財產保全期限過了可以提車了嗎
2021-01-05國家出資金融機構及其投資設立的機構依法享有什么權
2020-12-08中外合資銀行的最低限額注冊資本是多少
2020-11-09未成年犯罪監護人責任有哪些
2020-11-13二手房中介買賣糾紛有哪些
2020-12-10大學集資房入住什么條件
2020-11-24試用期、服務期是如何確定的
2021-02-03人事外包風險有哪些
2020-11-23工齡計算方法
2020-11-08飛機延誤險怎么理賠
2021-03-16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的理賠是怎樣的
2020-12-08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如何確定管轄
2021-01-21五種情況!自駕出險不理賠
2021-01-09汽車保險投保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08沒給員工交保險是民事糾紛嗎
2021-03-08交通事故保險不理賠怎么辦
2020-11-13未盡說明義務 事故后應理賠
2020-11-22司機肇事逃逸保險公司判賠
2021-02-24劃撥土地須經過哪些轉讓程序
2020-12-13以下沒有證件的房屋不是違建,別再被拆遷方忽悠了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