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遺產的訴訟時效自何時開始計算?
遺產的訴訟時效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受到損害時起計算。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根據這一規定,最長的訴訟時效的期間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權利享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時效最長也是二十年,超過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二、遺產糾紛訴訟時效中斷的情形有哪些?
1、起訴。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承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的“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產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
(一)當事人一方直接向對方當事人送交主張權利文書,對方當事人在文書上簽字、蓋章或者雖未簽字、蓋章但能夠以其他方式證明該文書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二)當事人一方以發送信件或者數據電文方式主張權利,信件或者數據電文到達或者應當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三)當事人一方為金融機構,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從對方當事人賬戶中扣收欠款本息的;
(四)當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對方當事人在國家級或者下落不明的當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級有影響的媒體上刊登具有主張權利內容的公告的,但法律和司法解釋另有特別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對遺產的繼承本身就是從被繼承人去世以后就開始的,所以,在被繼承人去世之后,有繼承權的這些法定繼承人就應該及時的處理遺產繼承,為期三年的訴訟時效,在此期間會因為繼承人的協商、請求等行為而中斷訴訟時效。
遺產繼承糾紛怎么解決
放棄遺產繼承聲明書怎么寫?
遺產繼承公證的辦理以及注意事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哄騙立遺囑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0-12-31中華老字號申請需要多少錢
2021-03-17房子交了定金事后漲價算誰的
2021-03-14以限制離婚自由為條件的協議為什么無效
2021-01-18如何審查《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1-02-11信用卡違約金上征信嗎
2021-02-25事業單位合同工雙休嗎
2021-02-2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
2021-03-20關于北京勞動爭議管轄的地區主要包括了哪些
2021-03-22上傳侵權的網絡視頻由誰擔責
2020-11-21追尾但是損失不大要報保險嗎
2021-02-24保險金請求權的時效是多長
2021-03-25哪些情形屬于沒有保險合同受益人
2020-11-20未盡提示和說明義務 保險免責條款屬無效
2021-02-12保險代理人收取保費不交公司如何定性
2021-02-01產險索賠指南
2021-03-26委托代理人
2020-12-15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時間
2021-03-08土地出讓能設置條件嗎
2020-12-12土地轉讓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