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避稅與偷稅漏稅抗稅騙稅的區別是什么?
1、行為性質不同
其中漏稅與偷稅以及騙稅的區別在于騙稅行為人是把已繳到國庫的稅款騙歸自己所有;偷稅則是采取非法手段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稅款還沒有繳到國庫。而漏稅一般是由于納稅人無意中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偷稅則是故意為之。
2、定義不同:
首先說一下最好區別出來的抗稅,抗稅是指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其次是欠稅是指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超過征收法律法規規定或稅務機關依照稅收法律、法規規定的納稅期限,未繳或少繳稅款的行為。也就是我們通常;理解起來與欠錢差不多的性質。
漏稅是指納稅人無意識地漏繳或者少繳稅款的行為。漏稅是由于納稅人不熟悉稅法規定和財務制度,或者由于工作粗心大意等原因造成的。如錯用稅率,漏報應稅項目,少計應稅數量,錯算銷售金額和經營利潤等。
3、承擔后果不一樣
逃稅:根據《稅收征管法》第六十六條規定,有騙取出口退稅行為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騙取的退稅款,并處騙取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對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的,稅務機關可以在規定期間內停止為其辦理出口退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騙稅:以假報出口或者其他欺騙手段,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數額在1萬元以上的,除由稅務機關追繳其騙取的退稅款以外,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騙取稅款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騙取稅款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騙取稅款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偷稅:對納稅義務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稅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扣繳義務人采取上述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其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的50%以上5倍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欠稅:納稅人欠繳應納稅款,采取轉移或者隱匿財產的手段,妨礙稅務機關追繳欠繳的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欠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欠繳稅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欠繳應納稅款數額在1萬元以上不滿10萬元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欠繳稅款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金;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欠繳稅款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金。
抗稅:《刑法》第二百零二條規定: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拒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拒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某種程度上偷稅漏稅抗稅騙稅都是法律不允許的,可避稅就不一樣了,專業的財務人員其實懂得合理的幫助企業避稅的,合理幫助企業避稅不僅能夠節省一些運營成本,關鍵是通過避稅,有的時候,也無形當中又創造了其他的社會價值。
舉報偷稅漏稅的后果都有哪些法律規定
一般納稅人偷稅漏稅責任人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偷稅漏稅多少構成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各省市1級至10級工傷傷殘賠償標準速查表
2021-03-17醫療糾紛申請再審之前的判決有效嗎
2021-01-17臨時工在工地出了事故死亡能賠償多少錢
2020-12-16演唱會拍照侵犯表演者權嗎
2020-12-12如何注冊品牌名
2020-12-24監外執行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29普通行政案件簡易程序是當庭宣判嗎
2021-01-16團伙盜竊價值七萬如何量刑
2021-02-01分手協議是指什么
2021-02-20無故終止合同責任怎么賠償
2021-01-15不知房價行情下簽售房合同怎么辦
2020-11-14多子女家庭財產繼承怎么分配呢
2020-12-24私生子繼承遺產的份額是多少
2020-12-15退休返聘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5一般員工簽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1-10怎么簽試用期合同
2021-01-28三責險的賠償金額如何計算
2020-11-09飛機延誤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28航班延誤險延誤時間如何計算
2020-11-23保險標的是什么意思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