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偷稅漏稅與欠稅的區別是什么?
(1)主觀方面不同
1、逃稅行為的主觀上存在故意,并有謀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2、漏稅行為與欠稅行為的納稅人均沒有逃稅的故意。
(2)行為表現不同
1、逃稅行為,表現為納稅人通過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等。
2、漏稅行為及欠稅行為,均表現為納稅人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的行為。
(3)行為性質不同
1、逃稅行為系違反刑法規定的犯罪行為
2、漏稅行為及欠稅行為沒有違反刑法規定,不是犯罪行為。
(4)法律后果不同
1、逃稅行為構成刑法規定的逃稅罪,逃稅行為人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2、漏稅行為及欠稅行為,應按照稅務機關的規定及時補稅,以及進行必要的行政處罰。
二、偷稅漏稅的處罰標準是什么?
1、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在5萬元以上并且占應納稅額10%以上,構成逃稅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
2、納稅人5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被稅務機關給予2次以上行政處罰,又逃避繳納稅款,數額在5萬元以上并且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10%以上的,構成逃稅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
3、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30%以上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綜上,其實偷稅和漏稅的法律性質也不一樣,漏稅跟欠稅的含義是一樣的。不過現在稅務機關對偷稅漏稅案件的處罰已經有了很大的調整,過去是只要偷稅漏稅達到一定數額就追究刑事責任,現在是第一次偷稅漏稅的,一般都是進行行政處罰。
一般納稅人偷稅漏稅責任人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偷稅漏稅多少構成犯罪?
舉報偷稅漏稅的后果都有哪些法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空白合同如何勝訴
2020-12-20對醫療事故罪如何申訴,發生醫療事故罪如何向法院起訴
2021-01-14法律援助對象及范圍
2021-01-27企業融資方式怎么規定
2020-12-19因產品質量提起訴訟如何管轄
2021-01-26沒收個人財產執行時間是多久
2020-12-04借貸糾紛夫妻是否共同賠償
2020-11-15脅迫協議無效怎么取證
2020-12-30二手房中介買賣糾紛有哪些
2020-12-10房地產權屬調查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2020-12-17實習期間的駕照可以租車嗎
2020-12-28勞動爭議案件辦案指南
2020-11-16保險產品價值與獲得成本的比較
2021-02-06單位能否成為人身保險合同的受益人
2021-03-12導游人士購買保險全方位攻略
2021-03-07為員工購買保險算工資福利嗎
2021-03-14拼車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以營運性運輸拒賠說得通嗎
2021-02-13什么是保全
2021-03-03保險人如何先予支付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
2020-12-19保險利益原則是指什么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