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利用網絡進行交流的時候,由于不需要面對面,所以很多詐騙份子開始利用網絡的虛擬性以及難以辨認真假的特性進行詐騙犯罪,詐騙他人公私財物,網絡詐騙犯罪作為詐騙罪的一種,也受刑法的管轄。那么,網絡詐騙犯罪的概念是什么?詳情參考下文。
一、網絡詐騙犯罪的概念是什么?
網絡詐騙罪,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互聯網采用虛擬事實或者隱瞞事實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二、構成特征
現實社會的種種復雜關系都能在網絡得到體現,就網絡詐騙犯罪所侵犯的一般客體而言,自然是為刑法所保護的而為網絡詐騙犯罪行為人所侵犯的一切社會關系。
但是應當看到互聯網是靠電腦的連接關系而形成的一個虛擬空間,它實際并不存在。就互聯網來說,這種聯接關系是靠兩個支柱來維系的,一個是技術上的TCP/IP。
另一個是用戶方面資源共享原則。正是這兩個支柱,才使得國界,洲界全都煙消云散,才使得虛擬空間得以形成。
這里的網絡詐騙犯罪侵犯的是復雜的客體,網絡詐騙犯罪所侵犯的同類客體應是網絡上信息交流于共享得以正常進行的公共秩序。
而其所侵犯的直接客體應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應當指出,利用互聯網進行的騙情騙色不屬于本罪。
(一)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侵犯的對象僅限于國家、集體或個人的財物,而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
(二)在客觀方面,表現為使用騙術,即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欺騙方法,使財物所有人、管理人產生錯覺,信以為真,從而似乎“自愿地”交出財物。其實,這種“自愿”是受犯罪分子欺騙而上當所致,并非出自被害人的真正意愿。
(三)在主觀方面,應當由直接故意構成,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對于使用欺騙手段,意圖短期占有公私財物,追緊就還,不追就拖,一般不宜作為犯罪對待。
三、立案標準
2000-5000元,達到詐騙罪標準。
數額較小,沒有達到2000元,尚不構成詐騙罪,但是違反社會治安,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處5~15日拘留,可并處1000元以下罰款。但如果詐騙行為累計數額超過2000-5000,就可以追究詐騙罪的刑事責任了。
網絡詐騙犯罪其實就是詐騙罪的一種,只要數額達到2000-5000元就達到了詐騙罪的立案標準,犯罪嫌疑人需要接受刑法的制裁,為自己的詐騙犯罪行為承擔后果;即使詐騙數額未達到刑事立案標準,但也違反了治安方面的規定,依法需要接受公安機關的處罰。
詐騙罪量刑司法解釋
常見的合同詐騙手段
詐騙罪的形式處罰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空拋物導致他人受損的責任主體是誰
2021-02-01辦理治安案件應當堅持什么原則
2021-02-12買商鋪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03沒結成婚怎樣證明一方出資進行裝修房產
2021-03-20喝多少酒算酒駕 酒駕的危害有哪些
2020-12-21什么叫第三者責任險?
2021-03-06變更勞動合同有哪些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10工傷社保賠了單位還要怎么賠
2021-01-05轉繼承效力如何規定
2020-12-12簽保險代理合同事畢需要解約嗎
2020-12-18土地糾紛告狀村委會是民告官嗎
2021-02-20入職材料補齊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實習期沒轉正有補償金嗎
2021-01-30實習期間因工作導致腰間盤突出屬于工傷嗎
2021-02-28向壽險公司索賠時注意什么
2020-12-15交通意外險最高賠多少錢
2021-03-03飛機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7單獨的航班意外險不包括航班延誤責任
2020-11-21合同生效后保險標的的危險程度是否確立
2021-01-04保險合同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