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賠償如何處理?
交通事故賠償的處理方式是:
(一)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
在處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過程中,調解具有重要的作用。1991年國務院頒布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規定,公安機關處理交通事故,應當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認定交通事故責任、確定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失情況后,召集當事人和有關人員對損害賠償進行調解。并對調解的期限及協議的執行等作出了相應的規定。根據這一規定,長期以來,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做了大量的交通事故調解工作,形成了一種制度化、經常化和專門化的糾紛調解機制,在解決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中具有方便快捷、成本低、效率高的優點,因而有著廣泛的可適用性。
1、當事人之所以愿意接受調解,是因為這種解決方式能夠較快地解決爭議,有利于當事人盡快擺脫交通事故造成的糾紛,恢復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依據事實和法律,為雙方當事人提供解決意見,分析糾紛的癥結所在,提出可供討論的解決方案,并為他們之間開展談判進行協調和疏通,以及時解決爭議,免去了他們的訴訟之累。
2、在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幫助和協調下,當事人能夠更好地了解交通事故的原因和雙方的責任大小,并據此對事故的處理作出較明確的預期。這種預期有助于當事人把握彼此讓步的邊界,找出解決方案,從而以和解方式了結糾紛,有利于矛盾、爭議的解決,也有利于社會的穩定。長期的實踐也證明,這種制度的設立,方便人民群眾,也減輕了人民法院的壓力。但這種調解不是交通事故雙方當事人爭議解決的必經程序,是否請求調解由當事人自己決定,而不是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職權的行為。這里所說的“調解”,是指在處理道路交通事故過程中,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據當事人的申請,對當事人之間有爭議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進行協商,以促成爭議的解決。在調解過程中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應當在查清事實,分清是非責任的情況下進行調解。如果沒有做好這些工作,可能會造成對一方當事人權益的損害。
(2)調解必須雙方自愿。調解必須基于當事人雙方的自愿,如果只是一方當事人的請求,則缺乏調解的基礎。考慮到為了全面落實調解自愿原則,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在實踐中,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向當事人送達事故認定書時,應當告知當事人所享有的請求調解的權利。
(3)調解必須堅持合法性原則調解協議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規定。在實踐中,把握合法性原則應注意兩點:一是調解協議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二是調解協議的內容不得損害國家、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權益。
(二)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分為兩種情形:
1、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2、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后任何一方不履行的,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在實踐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案件的管轄范圍。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當事人應當向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這里的侵權行為地是指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地。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戶籍所在地,法人的住所地是指法人的主要營業地或者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如果公民的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公民的經常居住地是指公民離開住所地至起訴時已連續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醫的地方除外。
(2)注意訴訟時效。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兩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如果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
(3)注意向人民法院提供相應的證據材料,如交通事故認定書、證人證言、物證、書證等。
二、證據的收集
1、在交警到處理交通事故時,最好復印肇事車輛的行駛證、肇事司機的駕駛證和身份證及保險單。這些證據在立案階段是必備材料,用以確定被告主體信息。
2、就診時,保管好相應的門診病歷、醫療費票據。門診病歷上的問診記錄要與醫療費票據的時間相對應。在實務中,一些當事人將醫療費票據提供過來,卻沒有提供相應的問診記錄,很容易被法院斷定為偽造證據。
3、關于主張誤工費的證據,一般需要當事人提交勞動合同、工資條等記錄。
4、受害人因交通事故致殘的,應提供傷殘等級鑒定報告,該報告是用以索賠殘疾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等賠償項目基礎證據。如果受害人因交通事故死亡的,應提供死亡證明、火化證明等,方便受害人家屬主張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等賠償項目。
在當代社會一旦發生交通事故,那么交警部門的相關負責人員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因為他們在其中會起到協調的作用,比如說關于交通事故具體的賠償的金額問題,他們是可以予以調解的。當然實在調解不了的話,也是可以到法院來進行訴訟判決。
福建省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標準
交通事故中要賠償哪些財產損失?
快速處理交通事故辦法怎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萬育緒律師,中共黨員,中華律師協會會員,具有證券業從業資格和相關會計、稅法知識,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法律研究和實踐,曾擔任某大型集團企業法務主管,有較強的法學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工作經歷。自執業以來先后辦理了各類訴訟及非訴法律事務,尤其精通民商事案件的辦理,長期專注于企業內控管理、合同糾紛、債權債務糾紛、票據糾紛、證券法與金融法律業務、侵權損害賠償糾紛以及常年法律顧問事務。常以誠信為本,勤勉盡責的工作態度深受當事人的信任和好評,愿以豐富的社會閱歷和執業經驗,為您或您的單位提供專業、周到、盡責的法律服務。
債務增資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2020-12-17使用假離婚證會坐牢嗎
2021-01-18刑事賠償復議申請書的內容包含有哪些
2021-01-16同一行政處罰應當間隔多長時間
2021-01-30殘障人士繼承房產是否需要監護人
2021-01-20農村房屋贈與無協議書有效嗎
2021-02-23對撤訴法院如何處理
2020-11-21公司合同書上寫著半年內離職扣工資合法嗎
2020-11-19信用卡多久不還上征信
2021-01-25遺產繼承怎么公證
2021-03-04購房定金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12投資商業地產需謹慎,從五大注意中學如何保護自己
2021-03-072020年勞動合同法關于經濟補償金的法律規定
2020-12-14競業禁止與競業限制的主要區別在哪些方面
2021-02-08農民工在什么情況下可以進行投訴舉報?
2021-02-03公司倒閉無定期懷孕員工怎么賠償
2021-03-04勞務外包的好處
2020-11-21勞動糾紛宣判后多久執行
2020-12-29什么條件下可退回保險費
2020-12-08建工險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