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是我國經濟發達省份,網購發達,正是因為如此,浙江省每年網絡詐騙案件也很多。按照浙江省相關法規的規定,網絡詐騙金額達到六千元,構成犯罪,行為人會被追究刑事責任。那么浙江省網絡詐騙判刑標準是怎樣的?下面小編結合當地政策和大家講一講。
一、浙江省網絡詐騙判刑標準是怎樣的?
1、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2、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3、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結合浙江省經濟社會發展和治安狀況,浙江省辦理詐騙罪執行的具體數額標準確定如下:
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人民幣6000元以上不滿10萬元的、10萬元以上不滿50萬元的、50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二、網絡詐騙犯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
2、客觀要件
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從實質上說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并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為。如果欺詐內容不是使他們作出財產處分的,則不是詐騙罪的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必須達到使一般人能夠產生錯誤認識的程度,對自己出賣的商品進行夸張,沒有超出社會容忍范圍的,不是欺詐行為。
3、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4、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三、如何防范網絡詐騙?
1、不要貪圖小便宜;
2、使用比較安全的支付工具;
3、上網沖浪時仔細甄別,嚴加防范;
4、不要在網上購買非正當產品,如畢業證書、考題答案等。
5、要輕信以各種名義要求你先付款的信息,不要輕易把自己的銀行卡借給他人,不要輕易把自己的銀行卡號告訴他人;
6、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注意妥善保管自己的個人信息,不向他人透露本人證件號碼、賬號、密碼等,盡量避免在網吧等公共場所使用網上電子商務服務。
由此可見,在網絡詐騙犯罪立案標準上,浙江省要比全國標準高不少,起點金額要六千元。浙江省網絡詐騙判刑標準則和刑法中規定的一致,分為三個檔次,數額較大的,會處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特別巨大的,最高可以判處無期徒刑。浙江省居民遇到網絡詐騙后,金額較大的話要立刻報警。
微信詐騙被抓會有什么后果 ?
合同詐騙罪的司法解釋
什么是詐騙罪的構成要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裝修合同容易出現糾紛的情況
2021-03-01刑事罰金去哪里交
2020-12-12租賃權與抵押權發生沖突,哪個權利更優先?
2020-11-16新婚買婚房注意事項
2020-11-21贍養人的義務,贍養人應如何支付贍養費
2020-11-15申請人評殘情況公示期限
2021-01-12工傷和第三方賠償可以同時嗎
2020-12-13無故辭退怎么找勞動仲裁
2021-03-15賣自己的銀行卡犯法嗎
2021-02-02股東變更前的債務與新股東有關系嗎
2021-02-14再婚婚前房產協議書格式是怎么樣的
2021-02-25裝修事故免責合同是否能夠免責
2020-11-09集資房是什么意思
2020-12-13企業與什么樣的人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17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1-03-17拼車出事故責任誰來擔
2021-02-10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風險及損失案例解析
2020-11-28暴雨致機動車發動機損壞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3-23保險受益權的變動分析
2021-03-11農村拆遷安置房與經濟適用房的區別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