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火損失金額小于1萬怎么判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放火造成的損失小于一萬的,也會構成放火罪,屬于未造成嚴重后果的情形,一般是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一十四條?【放火罪】【決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險物質罪】【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放火罪客觀表現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實施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所謂放火,就是故意引起公私財物燃燒的行為。放火的行為方式,可以是作為,即用各種引火物,直接把公私財物點燃;也可以是不作為,即故意不履行自己防止火災發生的義務,放任火災的發生。
(1)以作為方式實施的放火行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要有火種;二是要有目的物,即要燒毀的對象物;三是要讓火種與目的物接觸。在這三個條件已經具備的情況下,行為人使火種開始起火,就是放火行為的實行;目的物一旦著火,即使將火種撤離或者撲滅,目的物仍可獨立繼續燃燒,放火行為就被視為實行終了。
(2)以不作為的方式實施的放火罪,行為人必須負有防止火災發生的特定義務,而且能夠履行這種特定義務而不履行,以致發生火災。其特點,一是行為人必須是負有特定作為義務的人;二是根據主客觀條件,行為人有能力履行這種特定的作為義務;三是行為人客觀上必須有不履行這種特定作為義務的事實。從義務的來源看,一是法律所規定的義務,二是職務或業務上所要求的義務,如油區防火員就負有消除火災隱患,防止火災發生的義務;三是行為人的先前行為所引起的義務。
放火行為必須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如果雖然實施了放火行為,但從放火焚燒的對象、時間、地點、環境等方面考察,確實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不存在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險性,不構成放火罪。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放火造成的損失小于一萬的,也會構成放火罪,屬于未造成嚴重后果的情形,一般是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警出警被狗咬怎么處理
2021-03-24監察人員能否進入強制措施場所取證
2021-03-07租戶拒交物業費如何處理
2021-03-22合同到期不履行要打官司多長時間有效
2021-02-13首付分期簽了借款協議還能退房嗎
2021-02-27什么是非婚生子
2021-02-12房屋贈與合同用公證嗎
2021-03-24物業管理費包括垃圾處理嗎
2020-12-29辦酒不領證算結婚嗎
2021-03-05清償被繼承人債務的準則是什么
2020-11-24煤礦辭退體檢嗎
2021-02-20業主委員會的概念以及職責是什么
2021-03-20被房屋中介騙了找誰
2021-01-02崗位變動員工是否要簽字
2021-01-23意外險報銷的概念是如何的
2021-03-22保險公司理賠范圍不同之處在哪里
2021-03-10什么是保險合同的本質特征
2020-11-14保險合同中的幾個基本概念
2021-03-13大理洱源發生地震,地震保險是否可理賠
2021-02-21肇事送醫院后逃逸保險報嗎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