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在生活中隨處可見,隨著信息化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犯罪分子詐騙手段也在不斷的革新,如今通過網絡的詐騙不少數,主要是利用受害者的僥幸心理趁機騙取他人的財務,這個將會給受害者帶來嚴重的損失,我國房法規(guī)對此有嚴格的懲罰,那網絡詐騙4萬怎么判刑?下面就詳細介紹。
一、網絡詐騙4萬怎么判刑?
我國法律規(guī)定,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guī)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一、根據《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和第一百五十二條的規(guī)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構成詐騙罪。個人詐騙公私財物8000元以上的,屬于“數額較大”;個人詐騙公私財物3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
所以,網絡詐騙400塊錢并不構成犯罪,應承擔民事責任。
二、詐騙罪的構成要件
1、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所以,不構成詐騙罪。
2、客觀要件。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從實質上說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
3、主體要件。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4、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我們的生活中存在很多的潛在危險,有時候我們一不小心就會掉進陷阱,一般最為常見的損失就是經濟上的損失,主要的形式就是詐騙,詐騙的手段如今已經發(fā)展成為了網絡詐騙,給受害者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什么是詐騙罪的構成要件
合同詐騙罪報案材料有哪些
犯詐騙罪應當如何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yī)療事故等級賠償標準
2021-01-12認繳期限未屆至股東是否承擔連帶責任
2021-02-19將小說改編成動漫出版都需要什么授權
2021-01-10無期徒刑罪犯如何減刑
2020-11-09婚前購房離婚如何分割,貸款是共同債務嗎
2021-01-30贍養(yǎng)費強制執(zhí)行申請書
2021-03-20二審維持原判多久才可以生效
2020-12-27交通事故中能扣車多久
2021-02-24商業(yè)銀行接管決定是否要公布
2021-01-05存款人死亡后的存款如何處理
2020-11-27辭退保姆說實話嗎
2020-11-22什么情況下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10員工簽勞務合同有什么風險
2020-12-01新《集體合同規(guī)定》注重對女職工特殊保護
2020-12-10再審適用勞動糾紛嗎
2021-01-13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單的種類
2021-01-15保險投保人指的是什么
2020-11-16人身保險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2-01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到底該不該賠
2021-01-23汽車自滑撞死司機保險也得賠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