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的行為嚴重危害受害者的經濟利益,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詐騙的情況,詐騙有大有小但是最近幾年隨互聯網時代的徹底到來,犯罪分子也開始轉型搞新型詐騙,主要就是利用網絡來進行詐騙,我國的法規在不斷的完善因此對于網絡詐騙也做出一定的規定,那網絡詐騙幾百后果是什么?下面就詳細介紹。
一、網絡詐騙幾百后果是什么?
我國法律規定,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一、根據《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和第一百五十二條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構成詐騙罪。個人詐騙公私財物8000元以上的,屬于“數額較大”;個人詐騙公私財物3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
所以,網絡詐騙400塊錢并不構成犯罪,應承擔民事責任。
二、詐騙罪的構成要件
1、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所以,不構成詐騙罪。
2、客觀要件。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從實質上說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
3、主體要件。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4、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網絡詐騙無處不在因為網絡的普及也讓網絡詐騙存在每一個角落,如今每個人在消費的時候都是借助網絡來進行,生活中的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以及各個網絡貸鋪天蓋地,在這種環境之下要特備注意的網絡上存的財產,避免出現被詐騙的情況。
詐騙罪立案標準是怎樣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保險詐騙罪的數額標準是多少
破除合同詐騙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法律顧問工作總結范本如何書寫
2020-11-08成立專利代理機構的條件
2020-11-16假合同章的合同生效嗎
2020-11-13什么情況下會股權凍結
2020-11-09精神暴力包括哪些行為
2020-11-12婚內出軌是否影響財產分割
2021-03-01養子女、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可以代位參與繼承嗎
2021-01-25懷孕工傷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19唯一住房被認定為危房有補貼嗎
2020-11-29保密義務不是競業限制單位,需不需額外付費
2020-12-05勞動安全衛生的定義,勞動安全風險有什么
2020-12-252013年工資改革方案
2021-03-25保險合同本人抄約部分不是本人抄的,字是自己簽的,可以投訴嗎
2020-11-10人身保險的保險標的是指什么
2021-01-02什么是比例賠付
2021-03-10存款保險費率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3-08為什么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無法確權
2021-03-10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和使用權
2021-03-26營業房拆遷租戶可以得到哪些補償
2021-03-20修高鐵征收補償與城市規劃拆遷補償,有區別嗎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