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假釋的法定實質條件有哪些
犯罪分子認真遵守監視,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假釋后不至再危害社會,這是適用假釋的實質條件或者關鍵條件。犯罪分子同時具備以下四個方面情形的,應當認為“確有悔改表現”:認罪服法;遵守罪犯改造行為規范和監獄紀律;積極參加政治、文化、技術學習;積極參加勞動,愛護公物,完成勞動任務。
“不致再危害社會”,是指罪犯在勞動改造期間一貫表現好,確有悔改表現不致重新犯罪的,或者老弱病殘并喪失作案能力的。
此外,根據有關司法解釋,把握適用假釋的實質條件,還須特別注意以下問題:
第一,為了貫徹對未成年犯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對未成年犯的假釋在掌握標準上可以比照成年犯依法適度放寬。
第二,對罪行嚴重的危害國家安全的罪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主犯、慣犯的假釋,主要是根據他們的改造表現,同時也要考慮原判的情況,應當特別慎重,嚴格掌握。
假釋有什么意義
假釋,是對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執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監規,接受教育和改造,確有悔改表現,不致再危害社會,而附條件地將其予以提前釋放的制度。假釋有什么意義呢。
(一)從犯罪人方面的意義
在獄中服刑的罪犯都有提前出獄、重新獲得自由的強烈愿望。為了鼓勵罪犯認真學習、服從監管、遵守制度、認真改造、真誠悔改,《刑法》規定了假釋制度,是罪犯重新融入社會的橋梁。
(二)社會意義
刑罰不僅僅是懲罰罪犯的手段,更重要的是成為教育、改善罪犯的手段。假釋有利于刑罰目的的實現,促進社會的穩定,降低監管成本,有利于社會參與罪犯的改造。此外,假釋體現了刑罰經濟的原則。因為假釋具有減少監管的成本、獄政費用。
(三)在司法方面的意義
假釋減輕了執行機關的壓力與負擔。正確的適用假釋,將符合條件不必繼續在監管場所內服刑的罪犯假釋,這不僅有利于假釋犯的改造,也有利于獄政部門對其他罪犯的改造。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假釋的對象一般是沒有限制的,但是每個國家的應對措施是有所不同的,有些國家對假釋做了很嚴格的規定,縮小了假釋的范圍。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家庭債務夫妻雙方如何承擔
2021-02-20道路交通事故協議書格式
2021-03-20車禍臉上二級傷殘賠多少錢
2020-11-19父親已死能討贍養費嗎
2020-11-28交通肇事逃逸后果是什么
2020-12-05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如何認定
2021-01-02合同保全有哪些功能
2021-02-25選購公寓房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5勞務派遣合同應該注意什么內容
2021-02-28意外傷殘理賠手續是什么
2021-02-11沒給員工交保險是民事糾紛嗎
2021-03-08保險人在理賠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30保險合同的特約條款包括哪些
2021-01-31承包合同糾紛算什么類型的案件
2020-11-22《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解讀
2020-11-08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怎么寫
2021-01-12房屋征收補償太低怎么辦
2020-12-04茂名茂南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2-202020年拆遷新規實施時間
2021-02-19拆遷中對違章建筑處理原則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