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刑情節,是指影響社會的行為危害性程度的事實情況。作為決定處刑輕重或者免除處罰和各種事實情況,千變萬化,錯宗復雜。減輕處罰從罰是量刑情節之一種。以刑法是否對于作出明確規定為標準,減輕處罰情節分為法定情節和酌定情節。
1、法定情節。
法定情節,是指法律明文規定在量刑時必須予以考慮,作出特定處理的情節,法定情節的內容都是對于所有的犯罪或者某幾類犯罪或者某一性質的犯罪的社會危害程度具有決定意義的一般情況而規定的。例如,行為人的個人情況,社會特殊身份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犯罪行為造成的危害結果,犯罪對象,犯罪后的態度等等。
從不同角度,可以對法定情節進行多種分類:①根據規定法定情節的刑法規范的性質和法定表節適用的范圍不同,可以將其總則性規定情節和分別性規定情節;②根據法定情節的法定處理結果不同,可以將其分為從嚴處罰和從寬處罰情節;③根據法定情節是否必然對量刑結果產生影響的不同,可以將過分為應當型情節和可以型情節。
我國《刑法》中有關于“減輕處罰情節”的有以下方面:
(1)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情節,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人犯罪的(刑法第17條規定)。
(2)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情節:①正當防衛超過明顯必要的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刑法第20條);②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刑法第21條);③被脅迫參加犯罪的(刑法第28條)。
(3)應當從輕、較輕或者免除處罰的情節,從犯(刑法第27條)。
(4)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情節的:①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刑法第18條);②未遂犯(刑法第23條);③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和教唆犯(刑法第29條);④自首犯(刑法第67條);⑤有揭發他人犯罪行為,查證屬實的或者提供重要線索,從而得以偵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現的(刑法第68條)。
(5)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情節:①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罪,依照我國刑法應當負刑事責任,并且在外國已經受到刑罰處罰的(刑法第10條);②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刑法第68條);③(商業)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刑法第164條);④行賄人在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刑法第300條);⑤介紹賄賂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介紹行賄賂行為的(刑法第792條)。
(6)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情節:個人貪污數額500元以上不滿1000元,犯罪情節后有悔改表現,積極退贓的(刑法第383條)。
(7)可以以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情節。①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刑法第19條)。
②預備犯(刑法第22條)
2、酌定情節酌定情節。
是指刑法沒有明文規定,而從審判實踐經驗中總結出來的,在審理具體案件時認定的,反映行為的社會危害程度及行為人的主觀亞性程度,在量刑時靈活掌握,酌定適用的情節。酌定情節是法定情節的必要補充。法定量刑情節是根據普遍的具有一般意義的一些情況作出的統一性規定,往往比較抽象、概括、原則,其輕重的幅度也是相對的,而實際的審判結果必須求得一個具體的宣告刑或者免予處罰的結論,因此,人民法院在量刑時不得不考慮酌定情節,不得不考慮各個案件千差萬別的具體情況,具體細節和背景等。
減輕處罰的酌定情節并非雖心隨欲,根據審判人員的主觀臆斷事決定的,而應考察以下方面來衡量:
(1)犯罪的動機。犯罪的動機反映了犯罪分子的主觀惡性程度,犯罪動機不影響定罪但卻影響量刑,對于不同動機引起的犯罪在量刑時應當考慮予以區別對待。
(2)犯罪的手段。犯罪的手段反映了犯罪的社會危害程度,而且直接反映了犯罪分子的主觀惡性程度。在刑法未將犯罪手段規定為犯罪構成必備要件情況下,犯罪手段雖不具備影響定罪,但對量刑有意義,因此,對不同犯罪手段,在量刑時也應當加以考慮。
(3)犯罪的時間、地點等當時的環境和條件,犯罪的時間、地點和犯罪時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治安背景,對犯罪的社會危害性程度包括犯罪分子的主觀惡性程度有著影響,盡管對絕大多數犯罪,刑法并未將特定的犯罪時間、地點等作為犯罪構成的必備要件,但是犯罪的時間、地點等對量刑顯然是有意義的。
(4)犯罪的損害結果。有無直接損害結果,有無間接損害結果,損害結果的輕重是一般財產損失還是重大財產損失抑或有人員傷亡,是單純的物質損失還是兼有物質損失等等。
(5)犯罪侵害的對象,犯罪侵害的對象,也反映了犯罪的社會危害性程度。有的犯罪必須是侵害特定的對象才能構成有的則不一定,但是,不管怎樣,犯罪對象是影響量刑的一個重要的因素。
(6)犯罪分子的個人情況和一貫表現。犯罪分子的個人情況是指犯罪分子的生理狀況,生活經歷等,一貫表現則是指犯罪分子以前是否有前科劣跡,思想職業道德素質等。
(7)犯罪分子在犯罪以后的態度或者被司法機關采取強制措施后,是否如實交代罪行,是否有悔罪表現,是否采取積極的措施消除或者減輕由其他犯罪行為所造成的危害結果等等,反映出犯罪分子的主觀惡性程度不同,量刑時亦有區別。
上述對法定情節和酌定情節的認識,能夠更好地理解刑法中減輕處罰的立法理念。法定情節應當優先于酌定情況,量刑時應是以法定情節為基準,以酌定情節為補充,二者應當相統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解散了協議有效嗎
2020-12-11行政處罰立案后多長時間做出
2021-01-04宅基地用于商業出租合法嗎
2021-03-14孩子結婚收的禮金算受賄嗎
2021-01-04買賣合同未開具發票能否請求賠償
2021-03-16什么情況下會股權凍結
2020-11-09行使探望權有什么原則,如何行使探望權
2020-11-29民法總則對保護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24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怎么處理
2021-02-20員工要被挖走可以與其簽競業限制協議嗎
2021-01-28私人之間房產抵押如何處理
2021-02-20房產抵押貸款只能5年嗎
2021-03-18房屋裝修合同多久終止
2020-12-12房子先更名還是先離婚
2020-12-25女職工哺乳期可以出差嗎
2020-11-29事業單位終止勞動合同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31內部調崗定義
2020-12-28中外產品責任保險若干法律問題的研究
2020-12-30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0-12-12保險公司全險賠償范圍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