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發展已經深入人心,隨著經濟的發展,網購已經非常普遍了,這可以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經濟發展所帶來的便捷,同時我想許多網友肯定也會遇到維權的問題,嚴重的甚至走法律程序,網購糾紛上法庭要怎么維權以及值得討論的內容都有哪些呢?
伴隨著網絡購物消費模式的普遍化,法院受理的網絡購物糾紛案件也日漸增多,但因為網絡購物這種交易方式本身存在的即時性、隨意性等特點,導致此類案件審理中存在四個審理難點:
一、是被告確定難。
網絡購物糾紛案件的買、賣雙方是通過網絡平臺進行交易,目前的網絡購物平臺監管不完備,對賣方真實身份信息的披露程度也不一致,消費者很難提供符合立案標準的準確的被起訴人信息,往往要通過咨詢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查詢IP地址、查詢銀行賬戶所有者等其他途徑查找,即使查詢到有關信息,其經常居住地或者主要營業地往往也和網站注冊信息不一致,給消費者起訴造成一定困難。
二、是有效送達難。
在網絡購物經營者的真實身份難以確定的情況下,確定其住所地更為困難;實踐中,買方往往選擇己方所在地法院起訴,而網絡購物的經營者通常都在異地,導致法院直接送達難,通過司法專郵等方式送達往往不是經營者本人簽收,有效送達率低。
三、是確定管轄難。
與傳統買賣合同糾紛中依據被告住所地和合同履行地確定管轄權不同,網絡購物中有許多是虛擬產品,即使涉及實物的交付,也存在買家包郵和買家支付郵費等不同情況,對于賣方將貨物交付給物流公司即承運人的地點是合同履行地,還是買方的收貨地是合同履行地,由于一般在交易時沒有約定,給法院確定管轄造成困難。
四、是證據提供難。
由于網絡購物的即時性和隨意性,買方與賣家訂立合同前的磋商過程難以得到完整的體現,因網絡本身的特點,賣方在網絡上發布的商品簡介、圖片等網頁證據具有不穩定性,很容易滅失,買方在需要時很難找到相關網頁證據;另一方面,因網購程序較為簡單,雙方在購物流程中沒有對違約責任、爭議解決等作出書面約定,買方多數也未對商品發票、購物憑證等關鍵證據進行索要并予以留存,導致在舉證時處于弱勢。
網購所帶來的方便讓我們不禁感嘆互聯網的奇妙,網購糾紛上法庭以及上述我們討論的相關內容也提醒我們,在享受便利的同時一定擦亮雙眼,多判斷避免不必要的糾紛,當已經深陷困境也不要有所畏懼,合理的維護個人權益才是我們最應該做的。
如何保證網購安全?
網購假貨在哪里投訴
消費者網購被騙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2021-01-17公司解散如何追繳未繳出資
2020-11-21探視權怎么行使,一方不履行協助實現探視權怎么辦
2021-01-15申請財產保全需要多少費用
2021-03-06工傷贍養費老人可以領多久
2021-03-13精神病人能繼承遺產嗎
2020-11-26延長醫療期后解除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01非法營運怎么處罰
2020-11-19頂替別人上班能否確認勞動關系
2021-03-17辭退書怎么寫
2020-11-19論發展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1-17淺析保險合同案件中的疑難問題
2021-02-01被車撞傷后要求保險公司賠償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意外責任險
2021-02-26涉嫌危險駕駛保險會賠償嗎
2021-03-12什么是財產保險合同
2020-11-14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三條
2021-03-08怎樣能成為保險經紀人
2021-02-22法院判決國內首例“二次理賠保險官司”
2021-03-14論訴訟代理主體之規范
2021-02-15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