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商業原因要用我家的地,我能拒絕嗎?
依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如果類商業的需要對土地進行征收的,征收行為如果不合法的,被征收人是有權拒絕征收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
全民所有,即國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
國家依法實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但是,國家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的除外。
第七十九條 無權批準征收、使用土地的單位或者個人非法批準占用土地的,超越批準權限非法批準占用土地的,不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批準用地的,或者違反法律規定的程序批準占用、征收土地的,其批準文件無效,對非法批準征收、使用土地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非法批準征收、使用土地,對當事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二、土地征用的特點
1、強制性,土地征收是一種行政行為,在土地征收法律關系中,由有權的國家機關代表國家來行使,征地方與土地被征收的集體組織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在符合法定條件的前提下,行政機關按照法定的權限和程序征收土地,無需被征收土地的所有人同意。國家征收土地作為一種行政行為,被征收土地的集體組織必須服從。
2、行政性,土地征收行為并非基于雙方的自愿和一致的民事行為,而是有權行政機關行使其職權發生法律效力的行為。有人認為土地征收屬于國家行為,這種觀點是不確切的,土地征收和其他行政行為沒有區別都是由行政機關行使法定的職權的行為,國家行為是不可訴的,征地屬于行政行為,可以對其申請行政復議和起訴。
3、公益性,土地征收是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大多數學者認為,公共利益是指一定范圍內不特定多數人的共同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是國家依法征收土地的唯一原因。
4、土地征收必須以補償為必備條件。國家在征收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同時,應當對被征地的農民集體和享有集體土地使用權農民進行補償,的應當保障被失地農民基本生活水平不因征地下降。
企業和國家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是可能會征收他人的土地或者房屋的,那么在進行拆遷手續時也是需要按照規定支付一定的拆遷補償費用,那么在拆遷的過程中也是存在著行政新以及強制性和補償性的特征,但是拆遷方不可以沒有與被拆遷人進行溝通就擅自的進行拆遷。
遭遇強制拆遷應該怎么辦?
企業拆遷補償辦法
拆遷補償協議,簽訂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如何賠償
2020-11-09勞資糾紛有什么特點
2021-01-18注冊后股東不得抽逃出資嗎
2021-02-23有抵押物還能保全其他財產嗎
2020-11-19事故處理時間有什么規定
2020-11-12酒駕造成車禍造成傷亡怎么處理
2020-12-08交通事故鑒定醫療終結時間期限是多久
2020-11-16定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2-16生活困難不給父母錢是否要坐牢
2021-01-05老人贍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9女兒和孫子誰的繼承權大
2021-02-24夫妻不和想離婚怎么辦
2020-12-29如何才能正確的規避購房交易中風險呢
2021-02-03股東之間的競業限制協議有效嗎
2020-12-28用房屋擔保借款,是否享有抵押權
2021-02-23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03人壽保險的投保對象是什么,買人壽保險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26飛機航班延誤賠償標準
2020-11-08購置房屋怎樣辦理保險
2020-11-17保險合同的特征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