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拆遷方逼遷怎么收集證據?
在房前屋后安裝監控攝像頭是實踐中較為常用的有效手段。在報警后若公安機關人員遲遲不到現場,被征收人也要自行做好拍照、錄像等取證工作,將違法行為所導致的損害事實記錄清楚。
征地拆遷過程中7種常見的逼遷手段:
第一:斷水斷電、挖坑堵路等制造生活不便。
第二:威脅、跟蹤、恐嚇等擾亂生活安寧。
第三:砸玻璃、破壞門窗等增加恐懼心理。
第四:不分場合、不分時間用高音喇叭制造噪音擾亂正常生活。
第五:以其親屬相威脅等株連式逼遷,家里有公職人員的,不簽協議就辭退。
第六:趁被拆遷人家里沒人,或者還在夜間熟睡,就把被拆遷人從夢中拖出房間,然后趁機實施拆遷。
第七:不間斷的疲勞戰術,雇傭社會閑散人員以談判為名長時間待在被征收拆遷人家里或將被拆遷人“請到”賓館或招待所多人輪流與其協商拆遷協議。
二、拆遷補償分類
拆遷補償大多按照土地性質和房屋的使用用途兩種情況來分類。
1、土地性質分類
拆遷補償根據土地性質可以分為國有土地上的房屋拆遷補償和集體土地上的房屋拆遷補償兩種。
以前,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上的房屋征收分別是由《拆遷條例》和《土地管理法》調整。城鄉間兩種不同的地權,適用兩種不同的征收補償制度。2011年新頒布的《征收條例》適用于城市范圍內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對于集體土地上的拆遷仍然依據《土地管理法》,這導致了同樣是房屋征收與補償,城鎮與農村適用不同的法律法規,造成了立法和執法上的不公平。為了解決城鄉實行不同的征收補償制度的問題,正在修改之中的《土地管理法》,將參照《征收條例》中確立的基本原則,國有集體土地有望實現同價同權。
2、使用用途分類
拆遷補償根據房屋用途可以分為住宅房屋拆遷補償和非住宅房屋拆遷補償兩種。
房屋用途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土地的用途,它決定了房屋用途的走向;二是規劃設計的用途,它決定了房屋用途的內容。“住宅”是專供居住的房屋,“商業服務用房”是從事商業和為居民生活服務所用的房屋,二者是兩種完全不同用途的房屋。正是房屋的用途區別,其在設計規劃上和建筑結構上還有價值產生都有所不同,因此拆遷補償也有所不同,遂分開處理。
綜合上面所說的,拆遷方一般就是專門作拆遷工作的部門人員,但拆遷也是必須要按照法律規定的流程來進行辦理,如果遇到被拆遷方不同意是可以進行協商,而不是逼遷,不然這種行為就是違反了法律的規定,因此,作為被拆遷者就可以收集相關的證據來保障自己的利益。
實施強制拆遷的條件
遇到暴力拆遷怎么維權?
最新的房屋拆遷補償包括哪些項目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營企業和私營企業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21面對拆遷,你知道怎么談判嗎
2021-02-12股權激勵解禁后多久可以行權
2020-11-18新《商標法》幾大亮點
2021-02-14離婚證據的收集包括哪些
2021-03-01傷殘鑒定費用是由誰支付
2020-11-19肺炎疫情期間辭退員工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05拖欠運費孳息怎么算
2021-01-04民工在施工中誤傷工友需要賠償嗎
2021-02-27家長把學生打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6房屋拆遷安置費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3-24簽訂勞動合同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1-03-19一房多租詐騙15萬,一房多租構成犯罪嗎
2021-01-16勞動者違約離職應賠償哪些損失
2020-11-11我國法律對勞動爭議仲裁管轄權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29人壽保險理賠的相關標準有什么
2021-01-09保險理財產品有的種類
2021-01-22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的理賠是怎樣的
2020-12-08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
2021-01-25預收保險費還未出保險單期間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是否要理賠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