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和告知義務的區別
(1)罪與非罪的區別。在交通肇事中不一定全部都可以構成犯罪,有些后果不嚴重的,可以按一般的交通事故處理,不追究刑事責任,而不追究刑事責任的交通事故的肇事者,應受《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規定應盡法定的告知義務,這種義務并非刑法上規定的自首情節。原因是它并沒有構成犯罪,不受刑法規定的自首情節的約束,只有構成犯罪,肇事者的法定告知義務才可轉化為自首情節。
(2)交通肇事罪中的自首情節具有條件性。所謂條件性是指交通肇事罪中的自首情節,必須具備一定的法定條件方可成就,也就是只有交通肇事被追究刑事責任后,方可具備自首的條件,否則,自首不成立。
(3)肇事者的告知義務與肇事罪中的自首有所區別。《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規定的肇事者的告知義務,是一種原則性的規定,在未構成犯罪時,視為法定的一種告知義務,當被追究刑事責任,構成犯罪時,肇事者的法定告知義務即轉化為自首情節,不能以構成犯罪與未構成犯罪肇事者的告知義務一同并論。也就是說,未構成犯罪的,肇事者的告知義務是一種道路事故的原則性規定,一旦構成犯罪,肇事者的告知義務實際就是一個自首情節。兩者是有區別的。
(4)法定的告知義務與刑法規定的自首兩者之間的區別?!兜缆方煌ㄊ鹿侍幚磙k法》中規定的肇事者的告知義務,是僅針對一般的交通事故而言,只要出現交通事故,司機就必須向公安機關報告以便及時得到處理,也是一種社會公德的體現。而自首,則是針對犯罪而言,只有構成犯罪,被告人主動向公安機關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就是一種自首行為。交通肇事罪,本身是一種罪名,所以在刑法理論上就不存在告知義務,只存在自首情節,也只有自首情節,才是法定的從輕情節。
(5)法定的告知義務不能替代刑法上的自首,兩者性質不同。法定的告知義務只能適用于未構成犯罪的一般的交通事故。當交通事故一旦成為犯罪時,告知義務就自然轉化為自首。在交通肇事罪的量刑上,只有自首情節才是法定的從輕情節,而《交通事故處理辦法》規定的告知義務是不能替代自首情節而予以從輕量刑的,由于兩者性質不同,所以量刑的結果也不相同。不認定自首,就不能考慮從輕情節。如果把告知義務與自首并論,而對被告人予以從輕處罰,是缺乏法律依據的,既不能體現刑法的嚴肅性,反之體現了法官的隨意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工傷傷殘鑒定書
2021-01-14公司法 注冊資金 抽資
2021-03-03合同邀約能否成為商業秘密
2021-01-28遇到商標、專利侵權如何取證
2020-12-14單獨針對違約金能否設計抵押擔保
2021-02-14未簽合同受傷如何賠償
2021-01-23申請財產保全,可以采取哪幾種擔保方式
2021-01-02給別人擔保銀行凍結賬戶怎么辦
2021-02-02交通事故傷殘鑒定過程
2021-01-13法定繼承人繼承遺產有期限嗎
2021-03-04買家不想和賣家解除合同補齊材料可以嗎
2021-01-18離職員工有年終獎嗎
2021-02-04行政訴訟中,被告能否向人民法院申請調取證據
2020-11-10單位能否單方調動員工崗位
2021-01-30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貨損賠償糾紛案
2021-01-30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含有哪些
2021-03-03保險格式合同有沒有效 誰說了算
2021-01-25預收保險費還未出保險單期間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是否要理賠
2020-12-13意外傷害保險期限是多久
2021-01-03快速理賠需要報警嗎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