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的律師為你解答:
《刑法》第67條規定: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
一、自首的司法認定
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63條,在總結吸收古今中外自首制度及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規定,犯罪以后自首的,可以從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犯罪較重的,如果有立功表現,也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我國現行1997年刑法第67條規定了自首制度,其與原刑法第63條相較,作了如下修改與補充:
1.明確規定了自首的概念。即:“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同時補充規定了:“以自首論”的特殊情形,即“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
2.加大了自首從寬處罰的程度。在一般情況下,原刑法規定“可以從輕”,現增加“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原刑法規定“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現改為“可以免除處罰”。
我們認為,理解自首的這一條件,應著重把握下列幾個問題:
1.投案人所供述的必須是犯罪的事實。投案人因法律認識錯誤而交.代違法行為或違反道德規范的行為的事實,不構成自首。在本案中,羅某殺人后即到派出所如實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實,顯然不存在法律認識錯誤的問題。殺人是典型的自然犯,通常情況下,也不會發生法律認識錯誤的問題。
2.投案人所供述的必須是自己的犯罪事實,也即自己實施并由本人承擔刑事責任的罪行。另外,就司法實務而言,投案人所供述的犯罪,既可以是投案人單獨實施的,也可以是與他人共同實施的;既可以是一罪,也可以是數罪。
3.投案人必須如實供述所犯罪行,即犯罪分子應按照實際情況徹底供述所實施的全部罪行。如果由于主客觀因素的影響,犯罪人只能如實地供述自己的主要或基本的犯罪事實,即能夠據以確定犯罪性質、情節的犯罪事實,也應視為如實供述罪行。如果犯罪人在供述犯罪的過程中推諉罪責,保全自己,意圖逃避法律制裁;大包大攬,庇護同伙,意圖包攬罪責;歪曲罪質,隱瞞情節,企圖蒙混過關;掩蓋真相,避重就輕,試圖減輕罪責;等等,均屬不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不能成立自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自訴案件起訴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29保全房屋抵押房照不是原告的可以嗎
2021-01-07雇員在從事雇傭工作中與雇員之間存在合伙關系嗎
2021-01-24新三板掛牌概要
2021-01-08被撫養人生活費的計算
2020-12-25不同意撤訴怎么處理
2021-01-27轉繼承不受次數限制嗎
2021-02-03買賣合同中關于擔保合同只主要規定有哪些
2020-11-23什么人可以成為勞務合同主體
2020-11-19違法分包導致提供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1-02-07試用期離職被壓了一個月工資怎么辦
2021-02-04人身意外傷害險有什么獨特的特點
2020-12-11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有哪些
2020-12-23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及保險代位求償權的案例分析
2021-01-17對無過錯車主未投強制險應如何擔責的思考
2020-12-12被自己的汽車撞傷能否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21失業保險基金是存在哪里的
2021-02-06服兵役還有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3保險公司能幫助索賠嗎
2020-11-25單方交通肇事為什么理賠難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