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刑法第67條的規定,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這一規定,首先應當理解是在立法中對于自首犯從寬處罰的根據。如果對自首犯不能正確地適用刑罰,那么正確認定自首就失去了意義。
下面僅就司法實踐中的幾個情節談一下對自首的處罰原則。
一是要考慮法定的從重、從輕情節。具有法定從重情節,特別是具有法定"應當"從重情節的,一般應當從重處罰,可不考慮自首從輕或減輕處罰情節。具有法定從輕情節,如共同犯罪中的從犯、脅從犯、防衛過當犯、未成年人犯、犯罪中止等,應當將自首情節與其他法定從輕情節綜合考慮,確定具體的刑罰。
二是從犯罪的輕重考慮。一般來講,犯罪較輕的,可以減輕或免除處罰;犯罪較重的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罪行特別嚴重、犯罪手段極為惡劣、后果特別嚴重、民憤極大或犯罪之前,即預謀犯罪后投案,鉆法律的空子的,可不從輕處罰。
三是從自首者的人身危險性考慮。自首者人身危險性大的,如慣犯、累犯、再犯等犯罪惡習很深者可以不從輕,或從輕幅度小一些;對于人身危險性小的偶犯、初犯等,則可以從輕,且幅度可適當大一些。因而,相同的自首情節,可能會因自首者的人身危害性不同而受到不同的處罰。
總之,只有正確界定自首并掌握處罰原則,才能在司法實踐中使自首制度得到完善的實施。
一般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為。其成立條件是:
1.犯罪以后自動投案。
自動投案,一般是指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機關發覺,或者雖被發覺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訊問、未被采取強制措施時,直接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從而將自己置于司法機關的合法控制下,接受司法機關的審查與裁判的行為。根據自首制度的立法精神與有關司法解釋,下列情形也應視為自動投案:
(1)犯罪嫌疑人向所在單位、城鄉基層組織或者其他有關負責人員投案的;(2)犯罪嫌疑人因病、傷或者為了減輕犯罪后果委托他人先代為投案的,或者先以信、電投案的;(3)罪行尚未被司法機關發覺,僅因形跡可疑,被有關組織查詢或者司法機關盤問、教育后,主動交代自己的罪行的;(4)犯罪后逃跑,在通緝、追捕的過程中,主動投案的;(5)經查實犯罪嫌疑人確已準備投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司法機關捕獲的;(6)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動,而是經親友規勸、陪同投案的;(7)司法機關通知犯罪嫌疑人的親友,或者親友主動報案后,將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
犯罪人的投案動機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出于真心悔悟,有的是為了爭取寬大處理,有的是因為親友勸說,有的是由于潛逃后生活所迫。自動投案意味著犯罪人自己主動投案,但任何投案都必然基于一定的原因,不要將引起犯罪人投案的原因看成是犯罪人被迫的結果,不要因為出于爭取寬大處理或生活所迫的動機而否認投案的自動性。但是,下列情形不能視為自動投案:(1)犯罪嫌疑人先投案交代罪行后,又潛逃的;(2)以不署名或化名將非法所得寄給司法機關或報刊、雜志社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責任書下來對方不簽字怎么辦
2020-12-26嚴重交通事故處理步驟有哪些
2021-02-04被煙花爆竹炸傷怎么賠償
2021-02-08如果盜竊的物品是假貨還是犯罪嗎
2020-12-18如何理解婚前財產的自然增值
2021-01-26交通事故精神損失費最多賠償多少錢
2021-02-16治安管理處罰的種類
2020-12-03玻璃窗意外掉落砸死男童,誰來負責
2021-01-20求職沒有工作經歷怎么寫
2021-03-21競業限制期限是多久
2021-03-08違反保險合同條款無法獲得賠償
2020-12-01不可抗辯條款的期限是多久
2021-02-05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聯合懲戒措施是什么
2021-02-18意外傷害保險期限是多久
2021-01-03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有什么區別
2021-03-13什么人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1-01-20未經發包方同意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21私自轉讓土地建房,法院判決協議無效嗎
2021-02-18二手房拆遷有賠償嗎
2021-03-24公司拆遷補償能分紅嗎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