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投案自首的規定是怎樣的
《刑法》第六十七條: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具體的還有:
1、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一般自首--刑法)
2、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特別自首/準自首--刑法)
3、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罪行,與司法機關已掌握的或者判決確定的罪行屬不同種罪行的,以自首論。(特別自首/準自首--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值得注意的是,刑法總則規定的自首制度適用于一切犯罪,旨在通過鼓勵犯罪人自動投案,一方面有利于案件的及時偵破與審理,另一方面促使犯罪人悔過自新,不再繼續作案。
自首必須符合哪些條件
自首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1、犯罪以后自動投案。
所謂自動投案,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犯罪事實未被司法機關發現以前,或者犯罪事實雖被發現,但不知何人所為,或者犯罪事實和犯罪分子均已被發現,但是尚未受到司法機關的傳喚或者尚未采取強制措施之前,主動到司法機關或者所在單位、基層組織等投案,愿意接受審查和追訴的。
2、必須接受審查和追訴。
只有這樣才能說明犯罪分子有悔改的誠意。如果犯罪人投案并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罪行后又潛逃,逃避司法機關對其的偵查、審判,就不是真正的自首。
3、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
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是指犯罪分子投案以后,對于自己所犯的罪行,不管司法機關是否掌握,都必須如實的徹底的向司法機關供述,不能有任何隱瞞。至于有些細節或者情節,犯罪分子記不清楚或者確實無法說清楚的,不能認為是隱瞞。只要基本的犯罪事實和主要情節說清楚,就應當認為屬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如果犯罪分子避重就輕或者供述一部分,還保留一部分,企圖蒙混過關,就不能認為是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
因此,符合上述條件,才可以認定為自首,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只有這樣認識自首才是完整的。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刑法自首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實踐中,犯罪嫌疑人因為不了解我國刑法的規定,往往在自首時顧慮太多。而法律對自首的認定,都會遵從有利于犯罪嫌疑人悔過自新的原則,犯罪嫌疑人的親屬也應配合司法機關,努力說服犯罪嫌疑人自首,爭取從輕處理的機會。如果您對這方面還有更多相關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故責任認定書由誰拿
2021-02-24轉包與分包有哪些區別
2020-11-22個人作品著作權保護期限
2021-01-05未成年精神病人監護人只能是其近親屬嗎
2021-03-07購房定金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12“國五條”解讀
2021-01-16實習期間受傷,用人單位是否應賠償
2020-12-23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
2020-12-14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的原因是什么
2020-12-19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主要義務
2021-03-09校車肇事損失保險公司拒賠無理
2021-02-25交強險保險理賠的流程是什么
2021-01-22被保險人在索賠中的權利和義務
2020-11-12買了保險之后可以退保嗎
2021-03-05小區占地搭建要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20土地出讓費應該誰出
2020-11-22土地轉讓未經過村委會合同有效嗎
2021-01-24旅行社合作協議書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25房屋拆遷的航拍圖到哪里可以查看
2021-02-03拆遷房房產證辦理費用和方法是怎樣的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