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責任分為全部責任、部分責任、主要責任、次要怎么和無責任這幾種,哪些情況應負交通事故全責?本文作了詳細介紹,歡迎瀏覽!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0條規定:“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場;造成人員傷亡的,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由此可見,機動車一旦發生交通事故,機動車駕駛人必須立即停車,這是肇事駕駛人首要的法定義務,必須履行。然而有些機動車駕駛人卻因為法制意識淡薄,在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后,心存僥幸,不但不停車,反而棄車而逃或者駕車逃逸,以逃避自己的法律責任。由于肇事逃逸使事故現場不復存在,導致事故責任難以認定或者無法認定,所以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92條第l款規定,機動車駕駛人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又沒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承擔全部責任,也就是要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道路交通事故現場是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時留下的,是認定當事人是否有過錯和事故責任的重要證據,也是確定當事人是否承擔賠償責任的重要事實。因此,《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92條第2款規定:“當事人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的,承擔全部責任。”也就是要承擔全部賠償責任。這是一種有效的經濟懲罰。
在道路交通事故處理中,證據是確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過錯的嚴重程度以及當事人責任的根據,也是確定當事人賠償責任的重要依據。如果當事人毀滅了道路交通事故的證據,就可能導致缺乏證據而無法查清事故事實,無法認定當事人的事故責任,以致無法確定當事人的賠償責任。因此,只要當事人毀滅證據,就同故意破壞、偽造現場一樣,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也就是要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第2款規定:“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所以這樣規定,是因為在道路交通中,對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造成交通事故,機動車駕駛人是無法預見、無法避免的,所以不應承擔責任。在這種情況下,只能由故意肇事者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20條第2款規定,學員“在道路上學習機動車駕駛技能應當使用教練車,在教練員隨車指導下進行,與教學無關的人員不得乘坐教練車。學員在學習駕駛中有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或者造成交通事故的,由教練員承擔責任。”教練員承擔的賠償責任只是在學員應當承擔的賠償責任范圍內,因為教練員只對學員的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或者過錯負責,這是教練員的法定職責所產生的必然的法律后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應該如何應對單位的調崗行為有哪些
2021-03-24公職人員參與非法集資如何處罰
2020-11-12注冊商標續展是什么意思
2021-03-03新婚買婚房注意事項
2020-11-21離婚后孩子的探望權婚姻法如何規定
2020-12-07協議管轄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13申請強制執行能否同時申請將對方列入失信人員名單
2020-12-06管轄異議答辯狀怎么提交
2021-01-10交通事故發生后能私了嗎
2021-01-24商業銀行調整業務范圍需要哪個部門批準
2021-02-09免責條款怎么履行告知義務
2021-03-26農村房產繼承條件有什么
2021-01-28女曝老爸出軌成癮,男方出軌怎么離婚
2020-12-04集資房屬于什么房產性質
2020-12-31河南新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1-27不經被保險人同意能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1-29運輸貨物毀損,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2保險合同對于違法行為是否免責
2021-03-01怎樣判斷保險合同成立
2021-01-23保險事故涉及多個受害人怎么理賠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