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法規事故責任認定的依據和劃分標準是什么?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根據交通事故現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檢驗、鑒定結論,對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成因和當事人的責任作出的具體認定。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事關事故雙方是否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甚至是刑事責任的關鍵,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責任認定實際上是對交通事故因果關系的分析,是對造成交通事故原因的確認,要避免將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責任認定,簡單等同于民事責任的分擔,應將其作為認定當事人承擔責任或者確定受害人一方也有過失的重要證據材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認定交通事故責任,必須依法確認事故中各方當事人的法定義務;依法確認各方當事人法定義務的優先原則;確認各方當事人的行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和過錯的嚴重程度;根據各方當事人的行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和過錯的嚴重程度確認不同的交通事故責任。交通事故認定應掌握行為責任原則、因果關系原則、路權原則和安全原則。
(一)行為責任原則
如果當事人對某一起交通事故負有責任,則必定因其由行為引起,沒有實施行為的當事人不負事故責任。
交通事故認定是確定當事人行為在事故中所起作用程度的技術認定,在認定交通事故責任時,應實事求是地表述當事人行為在事故中所起作用的程度,不須考慮法律責任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是過錯認定原則。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即指有因果關系的行為在事故中的所起的作用;過錯的嚴重程度。其中“過錯的嚴重程度”是以“當事人的行為”為前提的。在認定交通事故責任時,先看“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然后,確定該行為過錯的嚴重程度”。
(二)因果關系原則
根據《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四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認定交通事故責任時,必須認定哪些行為在事故中起作用及作用的大小。關于那些行為在事故中起作用,與事故有直接因果關系的行為才起作用。
綜上所述,交通法規事故責任認定的依據主要是看事故雙方是否承擔民事責任。責任認定分為三種,主責、次責以及無責。小編提醒,根據交強險的規定,交強險賠付只分為有責和無責,賠付內容主要包括財產損失、死亡傷殘以及住院醫療費用。
單方交通事故責任如何劃分?
交通事故傷殘等級鑒定標準是怎樣的?
交通事故工傷誤工證明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務糾紛案件中律師作用和重要性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2021-03-24土地租賃合同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26雇傭關系人身損害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1-18交通事故能否就傷殘單獨訴訟
2021-01-21集體土地使用權租賃合同范本是怎么樣的
2021-02-05爺爺是否有權利把房子贈予孫子
2020-12-22配偶被判刑,婚姻關系如何解除
2021-02-21提供格式合同一方有什么責任
2021-01-11采購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1-03一方違約合同可以終止嗎
2020-11-20試用期想離職公司不肯怎么辦
2021-02-27用人單位能否隨意調崗
2021-02-01勞動調解應該去哪
2021-03-10金享人生終身壽險(分紅型)的概念
2021-03-08飛機延誤什么時候給賠償
2021-01-25家庭財產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2020最新人身保險新傷殘標準是什么
2021-01-09中國保監會有權檢查外資保險公司哪些狀況
2021-02-19短期健康保險與長期健康保險的區別
2021-01-14我國保險網站有哪些類別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