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刑法規定,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或者是重傷,造成他人財產損失的情況,一般會判處相應的刑罰,而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屬于加重情形,其情節嚴重的可能會被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肇事之后逃逸的也可能會存在多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發生的交通事故,直接造成受害者死亡,如果肇事者并不知情有人受傷或者死亡,那么不屬于肇事逃逸的情形。只有當肇事者發生交通事故之后,明知他人死亡而逃離現場,了且不向當地公安機關自首的,法律認定為,屬于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并且第一種情況造成交通事故的肇事者,主觀不故意,意思是發生這件事情客觀與原因,可能是因為肇事者危險駕駛行為導致的。
第二種情況,當肇事者發現發生交通事故,導致他人受傷,因為心里感到害怕,或者是其他原因,將受害者丟至隱秘之處,比如說荒地等,沒有人經過的地方,致使受害者死亡,那么法律認定為肇事者在做出此行為主觀存在故意,受害者的死亡歸責于肇事者的后一行為,那么肇事者的后一行為,我們可以認定為是故意殺人。
如果肇事者與他人同行,在發生交通事故之后 是由他人下車對受害者進行檢查,或者是他人將受害者丟置隱蔽之處,而肇事者對此事并不知情,那么肇事者就不屬于故意殺人,而同行知人會因此定罪量刑。如果再發生交通事故之后,肇事車輛的所有人以及車輛同行之人,或者是車輛掛靠的公司在知情不報的前提,根據相關的法律規定,法律也會予以相應的處罰。
第三種情況,交通事故,發生之后,肇事者發現有受害者受傷,但是出于心里害怕或者是其他原因,逃離現場,且事后沒有向公安機關進行報案,導致受害者在此過程當中,因為失血過多,或者是沒有得到及時的搶救而死亡,那么法律將此認定為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罪。車輛行駛是有風險的,如果發生了交通事故,尤其是嚴重的交通事故,那么影響到的不僅僅是受害者,一般會是兩個家庭受到牽連。所以我們在行車過程當中,或者是行人過馬路,都應該遵守交通規則,不僅僅是為了維護社會秩序,同時也是為了維護自己的人生安全。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處罰?
開車撞死人逃逸判刑多少年
肇事逃逸一定會拘留嗎,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2021-01-19相鄰權糾紛是否屬于侵權糾紛
2021-02-07抵押擔保訴訟時效是否為除斥期間
2021-01-10私營企業應當如何辦理年度檢驗
2020-12-03剝奪政治權利的法律規定
2021-01-11口頭贈與需要證明嗎
2020-11-10法律上的離婚保護措施有哪些
2021-03-15發回重審后還能提管轄權異議嗎
2021-03-13結婚年齡降至18周歲是真的嗎
2020-11-10脅迫協議無效怎么取證
2020-12-30勞動部門收到集體合同多久未提出異議會生效
2020-11-20企業辭退員工需謹慎 違法辭退需賠償- 溫明律師
2020-12-27關于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適用范圍
2020-12-20保險合同成立后投保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0-11-21保險公司的明確說明義務的內容有哪些呢
2020-12-16土地流轉協議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7土地流轉合同書范本
2021-01-18拆遷補償款屬于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15征地拆遷中,政府沒有進行聽證是違法的嗎
2021-02-15拆遷安置房有產權嗎,幾年能拿到房產證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