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種是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
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對超過責任限額的部分,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機動車駕駛人已經采取必要處置措施的,機動車一方按照以下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1)機動車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負全部責任的,承擔100%的賠償責任;
(2)機動車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負主要責任的,承擔80%的賠償責任;
(3)機動車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負同等責任的,承擔60%的賠償責任;
(4)機動車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負次要責任的,承擔40%的賠償責任;
(5)機動車一方無責任的,承擔10%的賠償責任;
(6)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在禁止非機動車和行人通行的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發生交通事故,機動車一方無責任的,承擔5%的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責任。
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與處于靜止狀態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機動車一方無交通事故責任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未參加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由機動車方在該車應當投保的最低保險責任限額內予以賠償,對超過最低保險責任限額的部分,按照第一款的規定賠償。
2、第二種是機動車與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
機動車與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超過責任限額的部分,按照下列方式承擔賠償責任:
(1)負事故全部責任的,承擔100%的賠償責任;
(2)負主要責任的,承擔70%的賠償責任;
(3)負同等責任的,承擔50%的賠償責任;
(4)負次要責任的,承擔30%的賠償責任;
(5)無責任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6)屬于交通事故意外事故,各方均無責任的,應根據《民法通則》和《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規定,視具體情況確定雙方的賠償責任;
(7)屬于不能認定事故責任的,雙方各承擔50%的賠償責任。
鑒于交通事故可能發生在不同主體之間,因而即使經過交警的認定,確認一方需要負次要責任,而另一方需要承擔全部責任,但實際最終承擔的賠償比例也是不一樣的。根據規定來看,若是機動車之間發生事故的話,負次要責任的一方一般是承擔30%的賠償。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對賠償有什么影響?
交通事故主次責任賠償比例
交通事故同等責任的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犯罪中為何要繳納罰金
2021-03-01介紹對象代收禮金拒退行為是否構成犯罪
2020-12-17不安抗辯權的名詞解釋
2020-11-09交通肇事逃逸后果是什么
2020-12-05合同的保全包括哪幾種措施
2021-02-22什么叫現房
2021-01-06室內設計和施工哪個更好
2021-02-25年假是按工齡算還是按入職日算
2021-03-06旅游意外險怎么賠付
2021-02-18飛機延誤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28飛機買延誤險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9車上責任險怎樣投保
2021-02-03異議代簽名保險公司是否要賠
2021-01-284s店試駕出車禍怎么賠償
2020-11-11保險代位追償權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3-21解讀車險理賠中的誤讀條款
2021-01-04怎樣選擇拆遷安置房屋才不會后悔
2020-12-03四會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2-07公租房拆遷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2-10拆遷時果樹怎么陪償
2020-12-08